川大论文改革试水始末 实践派与学院派的博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川大论文改革试水始末 实践派与学院派的博弈
2010年06月09日 10:52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一篇论文通关是否符合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社会在变,衡量大学生的标准是否也要发生相应变化?

  □高校应“顺从”社会趋势还是固守“象牙塔”?

  5月30日,四川大学06级新闻学专业3名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川大论文改革试水虽暂告一段落,但引发的讨论和思考还在持续。

  这场国内少有的高校论文改革缘何而起?中间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亲历者与旁观者又如何看待这场改革?

  实践派与学院派的博弈

  这是一场一波三折的改革,其过程的复杂性让师生们都有些始料未及。

  在新闻系的最初设想中,根据新的毕业制度,学生只需提交一定数量的新闻作品就能过关。然而,最终下发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实施办法(试行)》中,除要求新闻稿件字数累计达2万字以上,电视新闻作品数量累计达80条以上外,还要求“具有一定数量的头条,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以上级别的好稿或获奖稿、社会反响大的稿件等(需提交证明材料)。须对作品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过程性描述、经验分析、总结等,并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报告……”此外,学生要参加由导师、本专业教师、学校领导和媒体从业者担任评委的专场答辩。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坦言,自去年10月改革设想被媒体曝光后,改革承受了巨大压力,光是校级正式的座谈会就开了3场。

  有老师质疑:如果仅提交新闻稿件就能毕业,那么四川大学的学生如何区别于职业训练班的学生?

  有老师提出:四川大学的目标是一流的研究型综合大学,这就为学生奠定了做学问讲学术的基调;更何况如果毕业时仅提交新闻稿件,是否对不起学生为上大学所做的多年准备和家长的期望?

  不少老师认为,仅提交新闻作品,与川大的教育理念有差距。作为一名川大学生,不仅要会写新闻,还要知道为什么写这条新闻。有老师表示:“应该注重培养操作能力,但善于思考的学生才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几经博弈,大家基本达成共识:除新闻作品外,学生还需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小论文”,小论文的写作要求则从 “学术性”降到“学理性”。这就是 2010年川大论文改革的最终实施模式。

  不少人认为“实施细则”比较模糊,张小元回应:“这次改革我们没有可供参照的范本,弹性大一点易于以后视具体情况制定细则。”与此同时,学院也尝试借鉴媒体对新闻作品的考核评价系统,作为判断学生新闻作品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于是,“实施细则”中有了对头条、好稿或获奖稿等的要求。

  此外,通过与媒体从业人员甚至高层的交流,改革者们认为,用答辩方式检验稿件的真实性是较好的方式,于是,在经历5月28日的首场“闭门答辩”和媒体的质疑后,5月30日的第二场答辩会变成了公开答辩,且迅速增补了媒体人士作为评委。

  一句反问引发深度反思

  这次改革源于一次对话引起的反思。

  张小元在与新闻系研究生交谈时,发现学生们的话题总爱围绕找工作与结婚生子。有一次,他随口问:“为什么你们不想做学问呢?”一个女生很自然地反问:“为什么要做学问呢?”张小元愣住了。“那句反问引发了我的思考。”通过与其他老师交流,加上自己多年的观察,张小元意识到不少大学生对做学问失去兴趣。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他发现,还有不少学生读大学是为了找份不错的工作、过体面的生活。“拿文凭是为了有车有房的观念很普遍,包括本科生在内。”

参与互动(0)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