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中国科学家通过古人基因组数据探寻中国文明源流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3日 13: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中国科学家通过研究距今7500年至1700年的55个中国北方古代人全基因组数据,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找到了基因方面的重要证据。

  该成果由吉林大学崔银秋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考古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完成。本月1日,该成果在《自然-通讯》正式发表。6月2日,崔银秋首次向媒体披露相关细节。

  崔银秋介绍,该研究以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及黑龙江流域为重点研究区域,通过对55个中国北方古代人的全基因组数据研究,从遗传学、考古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多学科视角,探讨了中国北方地区人群的基因交流。

  崔银秋研究发现,这三个流域的古代人群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但流域之间的基因混合和交流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已经开始。

  【同期】(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崔银秋)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和黑龙江流域,我们采集了跨越将近6000年的这三个区域的人的连续的人骨的样本,然后提取了它们的DNA,并获得了它们高质量基因组的信息。我们的研究可以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古遗传学的证据。

  【解说】吉林大学崔银秋团队成员、德国马普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宁超告诉记者,古代样本材料十分珍贵,获取难度很大,加之其长期暴露导致DNA分子降解和损伤严重,让这项研究工作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

  【同期】(吉林大学崔银秋团队成员 宁超)由于古DNA长期暴露在环境当中,所以DNA得到了非常严重的降解,DNA的片段变得非常短,它还容易受到外来DNA的污染。所以我们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法,通过计算机建模的方法,使这种非常低质量的DNA可以进行人群基因组的追踪,进行人群表型的分析,人群的来源以及混合模式的分析,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与高质量基因组相当的分辨率。

  【解说】近年来,吉林大学崔银秋团队致力于将古DNA与考古学、语言学的交叉性研究,以及古病原菌与人类的共生机制、传播以及与人群迁徙模式的比较。

  【同期】(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崔银秋)古基因组的技术不光应用在古代人群的交流和起源的问题上,我们还可以将古DNA的技术应用到比如说古微生物学,我们可以去追寻古代发生的疫情,它的致病菌,或者致病菌的进化(发展传播)过程。

  记者 吕盛楠 长春报道

责任编辑:【李季】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