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导致师生俱疲 大班额"消肿"须多管齐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班额"导致师生俱疲 大班额"消肿"须多管齐下
2009年03月04日 15:3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月14日,本报刊发了《“大班额”何时才能“消肿”》,并随之开辟《教育大家谈》栏目专题讨论“大班额”现象,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不少读者踊跃投稿,围绕“大班额”的危害、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大班额”问题的思路各抒己见,提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

  师生俱疲是“大班额”之弊。在投稿读者中,有不少是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他们普遍反映,“大班额”加大了班级管理难度,影响教学质量,更令不少教师背上沉重的身心负担。河南省洛阳市一位教师在信中写道:“学生太多,我怕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楚,就拼命地加大嗓门,所以嗓子天天都是嘶哑的。”

  “ 大班额”对学生的影响更为严重。海南师范大学的邹木荣副教授指出,“大班额”的空气质量、采光状况、活动空间等都较差,严重危害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过大的班级规模不利于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容易引发师生关系紧张、同学关系淡漠等问题。不少读者还反映,“大班额”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有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发展不均衡是“大班额”之源。“大班额”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很多读者结合切身体验,对“大班额”现象的产生进行了深入剖析。

  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大班额”产生的根本原因,这得到绝大多数读者的认同:第一,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不仅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呈现出较大差距,而且在同一城市也不太均衡;第二,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教育投入不足,学校扩建、新建速度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这也使得部分学校班额“臃肿”。

  此外,应试教育的误导、从众择校的心理、教育部门或学校对政策执行不力等,也是使“大班额”难以根治的重要原因。

  如何破解“大班额”难题,是此次讨论中读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很多读者都主张破解“大班额”,必须多管齐下,对症下药。

  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呼声最强的建议。四川省发改委的李鹏建议,由区县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教师,促进教师在区域内有序流动。江苏省丰县中学一位教师则提出一个“三赢”举措:“可让名校与农村或薄弱学校联合办学,这样既盘活了农村薄弱学校,也使一些名校扩大了办学规模,还使原先家靠近薄弱学校的学生就近获得优质教育。”

  同时,不少读者提出,实现教育均衡,一定要切实加强政府的责任。江苏省宿迁中学高鹏认为,各级政府是办学的责任主体,应切实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从长远来看,这是解决“大班额”的治本之策。对部分学校违规办学造成“大班额”现象,很多读者提出要加强监管、依法治校。

  湖南邵阳、江西抚州、山东潍坊、四川巴中等地的教育工作者还专门来稿介绍了当地破解“大班额”采取的措施和成效,让人看到了希望所在:破解“大班额”,并非不可为,关键在于是否有心去为,如何去为。 -本报记者 李凌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