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五万小移民跟天价学费说“拜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广州:五万小移民跟天价学费说“拜拜”
2009年03月16日 14:27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广州市番禺区学校“民办转公办”逐步提速,对于城乡迁徙人群利益的保障,具有显著的标本意义

  “新客家”扎堆的番禺区,收编“民校”转为“公校”的步子越迈越大,成为今年年初番禺公布的“5万新移民子女将来可就近入读公校”利好政策的有力例证。

  政策推行中,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州乃至广东的“新客家”们都广泛关注:怎么个“民转公”法?能否满足大量的学位需求?政府接管之后的教学质量能否保证?中小学生就近入读究竟有多近?

  为何一项看似并非普惠全民的政策引来了这么集中的关注?那是因为“民办”学校由政府收编后,会推行义务教育并全面按义务教育标准收费,这将直接解决多年来外来新市民最感到头痛的民校高额学费问题,同时将具备保障庞大的新移民群体利益的标本意义。

  香港教学方式衔接毫无障碍

  番禺收编小区配套的民办学校,刚签订合同的莱茵中英文实验学校将让丽江花园业主最先受惠,其后,南国奥园和番禺奥园等小区配套学校,也将由政府逐步接收。

  不过,最先受益的丽江花园业主也有担心之处,张先生就致电记者说:转为公办后的莱茵学校将如何应对新格局?

  莱茵学校现在设有小学部和初中部,合计只有8个班,而且每间教室最多只能容纳25个学生。张先生担心,现有师资配备以及香港教学方式都难以适应转型后的需求,教学质量也许会急剧下滑。

  番禺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珈告诉记者,莱茵学校虽是民办学校,但此前的教学都已纳入公办学校系统,政府接手后一定会按照广东省规范化学校的标准去改造,并且生均占地面积、教师资源都会按照标准配备,业主无需担忧转型后的教学衔接。

  “是丽江业主,但户口不在丽江的,是不是拿不到学位?”业主小珍也有疑问。李珈说,学校一律实行“按学区招生,就近入学”的办法招生,“这与广州老城区公立学校的招生模式是一样的”。

  明年六月解决五万公办学位

  番禺区教育局局长冯润胜告诉记者,政府接手民办学校的目的是“保证享受教育,安排足够的学位”,但,完全解决近6万个义务教育学位,需要时间,起码要到明年6月份。

  他说,南国奥园和番禺奥园两个小区的开发商,已经答应将新建学校交给政府管理,完全按照公校模式运作,并且能够满足小区业主子女的就学需求,“其中南国奥园学校已经开工建设,估计今年9月就能完成配套建设,招收第一批义务教育学生”。同时,番禺奥园小学计划在今年年中动工,建成24个班;该楼盘还将新建省一级幼儿园,计划招收12个班。

  而对于正在开发的楼盘,政府将会引导其在预留的教育用地上建设公立学校,交给政府管理。如祈福新村准备在小区的预留建设用地上新建1所中学和3所小学,建成后也是交给政府管理。届时,该校地段生将不用再交万元学费,即可轻松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优质民办学校政府仍会支持

  一直以来,呼吁政府全面接收小区配套学校的声音不绝于耳。

  “财力是有的,但是没有必要。”番禺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称,国家也鼓励吸引社会资金,通过多种形式办学,而且民办教育对教育发展有好处,教育管理部门不会“一刀切”。

  对于办学成绩非常理想、周边原有公立学校能解决部分九年义务教育学位的小区配套学校,如华南新城的华师附中、星河湾的番禺执信中学等民办学校,政府将会大力支持其建设。冯润胜说:“我们从周边的公办学校协调出公办学位,只是可能不在小区里,而在周边原有的区、镇一级公办学校。”

  有关人士还告诉记者,如果周边公立学校没法解决小区九年义务教育学位,将主要参照金海岸小区番禺仲元实验学校的做法。该校建校时规划了2200多个学位,首先拿出200个本小区需要的九年义务教育学位,剩下的学位再按成本化方式(即民办学校)运作,以获取经济收入。

  已收学校

  洛城中学

  洛城小学

  富丽中学

  富丽小学

  新联小学

  正收学校

  丽江花园莱茵中英文学校

  南国奥园新建学校

  番禺奥园新建学校

  金山谷小区学校

  政策

  5万新移民子女将来可以就近入读公校

  时间

  完全解决,起码要到明年6月份

  负担

  新移民子女入读民办学校,每学年学费2万-5万元

  影响

  近10年来,20多万白领人群子女无法接受公办教育  本报记者 吴 彤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