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房成交被看淡 愈多购房者买现房避市场风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期房成交被看淡 愈多购房者买现房避市场风险

2010年07月15日 09: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月中旬开始的一系列调控政策使北京楼市降温明显,作为市场的核心力量——期房,如今变得越来越难卖了,这也是最近很多开发商共同的苦恼。近段时间以来,种种数据表明,一些改善型需求的买房人对现房和短期内交房的准现房需求和购买力显著增强,而一两年后才能交房入住的期房则被逐渐看淡,多数期房项目销售难称乐观。

  ●周现房成交翻番

  据搜房网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6月份成交进一步下滑,上月新批商品房住宅项目预售证15个,共新增4446套住宅房源。而整个6月商品住宅期房共成交2898套;日均签约仅为97套,环比同样低迷的5月份仍下降了11.8%。而6月的现房共成交720套;日均签约仅为24套,但仍环比5月上升了20%。

  查看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后发现,截至7月11日,新政后北京新增的50多个预售期房住宅项目中,大半数项目陷入“零成交”的尴尬处境。然而尽管期房销售“惨淡”,但现房销售却开始出现上升。未签约的现房住宅套数为30583套,产品类型囊括了小户型、大三居、联排、洋房、独栋、商业公寓等。一些购房人明显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现房或者准现房项目。

  据搜房网统计,进入7月,现房的签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上周北京商品住宅现房共计成交279套,环比前一周上升了97.9%。而期房签约为822套,环比前一周下降了30.2%。搜房网监测中心分析师表示,上周国土部部长徐绍史关于“第四季度房价将下跌”的言论明显影响了买房人对期房的兴趣,成交量从周三开始出现震荡下跌。

  一方面是商品房期房成交量明显遇冷,一方面是现房销售势头又日渐兴旺。在如今的市场大势下,楼市调控的长期性开始被买房人认清,置业需求也更为理性。由于未来市场的未知性太强,高风险让买房人难以保持乐观的预期,而使得刚性购房需求更倾向于选择更稳妥的现房以及短期内可以交房的准现房房源。亚豪房地产服务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

  ●还款压力大现房买家资金较充裕

  “现在的楼盘促销花样繁多,前后价格波动很大。而且交房时房价是否下跌现在谁也说不准,反正期房买的是预期不能直接入住,不如等等看房价能否下降。而现房一方面价格更稳定,各种配套设施成熟;另一方面能够尽快入住,解决现实居住需求。相比较而言,现阶段买现房比期房更踏实。”关注北五环外某现房项目的黄先生,代表了当下许多买房人的观点。

  据了解,由于是精装修交房,同区域内的现房项目价格明显高于期房,再加上一些现房开发商面对回款压力选择提高首付比例,导致目前市场上青睐现房的买房人资金实力相对雄厚。

  在位于朝阳区建华南路的现房住宅项目地杰·长安驿,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为精装修交房,目前在售的主力户型面积为45-109平方米,另有200平方米升级产品,均价约为45000元/平方米。销售人员表示,当下的购买人群主要是二次或三次置业的改善型需求,在付款时这类买家为了规避高利率,很多都采取全款交付。

  另外,位于通州一别墅项目的负责人表示,对于项目是精装修现房,贷款的买房人在签订合同时也就开始承担贷款压力,不像期房项目要求在封顶后才开始偿还贷款。这就对买房人的经济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买房人的楼市价格走低的预期正在逐渐增强,导致不少有实力、有改善型购房需求的买房人宁愿全款购买价格比较稳定的现房,也不愿购买一套还在图纸上的期房。

  ●买现房规避市场风险

  与现房相比,期房在价格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因为买房和交房之间比较长的时间差,随着区域升值潜力的推动,期房在交房之后的市场价格往往比当初买房时会有较大提升,这也是长期以来期房备受买房人青睐的重要原因。另外对于开发商来说,开发期房能够尽快地回收现金,既避免了许多现房最终烂尾的命运,又保证了资金的快速周转,有利于房企的再开发。

  不过现在来看,市场买卖的形势实在让人难以乐观,期房的升值空间的预期无形中被大大压缩。尤其是在政府重申坚持调控政策的基础上,未来房价的跌势几乎可以肯定。因此,很多购房人担心,现在出手购买期房未来升值会十分缓慢,甚至出现后期价格低于前期的情况。若购买等待一年甚至两年以后才能交付的房子,到时候的市场究竟是什么样子,价格是涨还是落,大家心里都打着鼓。

  同时,对那些自住型和改善型需求强烈的买房人来说,由于目前市场存在变数,风险系数较大,许多买房人都不愿意在楼市不明朗的情况下冒险“押宝”期房。于是相比之下,在售的现房项目则以其“看得见、摸得着、价格稳定、配套成熟、即买即住”的优点顺理成章地成为更好选择。(李桁)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