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量升价降”或在下半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楼市“量升价降”或在下半年

2010年08月18日 07:16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地产商角度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或将在未来迎来一定的转变。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15日,以证监会行业为标准,两市已有包括“万保金招”四大地产龙头在内的40家上市房地产公司发布了2010年中期业绩报告,其中,上市房地产公司库存整体增加明显,现金流量也出现了趋紧迹象。

  现金净流量为负

  WIND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上半年报告期末,4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1.13%,但资产负债率接近或达到70%的有22家,占比高达55%。四大地产龙头中,保利地产资产负债率高达76.77%,而万科A、金地集团和招商地产的资产负债率也分别达到了69.83%、69.85%和61.30%。从报告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看,40家地产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00.95亿元,而去年同期则是401.36亿元,相差超千亿元。从报告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来看,2010年上半年,这40家上市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0.57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仅为-8.66亿元。

  对此,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由于前期拿地较多,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仍然较快。

  但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开发商扩张脚步依旧,实有难言之隐,“一方面,2008年下半年后开发商一直减少开工,缓慢推盘,项目建设进入滞缓期,至2009年底,经历了一年的去库存化之后,大多数开发商均面临新增供应不足的问题,部分城市甚至无盘可卖,在这种情况下,加紧开发是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新政的实施,政府和监管部门对开发商囤地的打击力度也越来越大,由于前期拿地力度较大,这时候也不得不加大开发力度”。

  库存考验资金链

  WIND统计显示,以上4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25.86亿元,去年同期则为-21.3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40家房地产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90亿元,去年同期则为371.38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从现金流量情况来看,上半年房企主要依赖大量的借贷保持了高速扩张。但地产调控以来,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据央行统计数据,2010年第二季度,银行开发贷款新增量为1200亿元,远低于2009年同期的3800亿元。除银行贷款外,企业债、证券市场融资也比较困难。

  开工没有放缓,融资愈加困难,而房屋的成交量也依然在底部震荡。实际上,已公布的上市公司的存货数据显示,以上公布中报的房地产企业,上半年存货总量已经达到了5545.29亿元。其中,“万保金招”四大地产巨头上半年存货高达2845亿元。

  广发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沈爱卿表示,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房地产企业的库存正在缓慢回升,而资金链则出现了趋紧的迹象,预计未来房地产企业将利用更多的促销等方式来回笼资金。顾云昌则表示,目前开发商资金链上“有压力,但还不紧张”,但他预计,如果销量继续下滑,再加上开发商受到贷款方面的限制,这种状况将在国庆前后出现变化。

  楼市降价幅度不大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主要房地产商对地产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正在迅速消失,而地产商的这种政策“判断”或将对其下半年的销售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短期内看不到政策放松的可能,未来公司将加大销售力度以回笼资金。”一位上市房企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实际上,从四大地产龙头的中报来看,这种迹象也有所显露。在对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楼市的整体走向上,四大地产龙头不约而同地认为,下半年楼市供应将出现较大变化。万科A就认为,大多数城市的新房存量仍然处于近年来的低位,但受成交量回落的影响,主要城市的新房库存开始结束自2009年市场回暖以来的持续下降,随着下半年新盘上市高峰的到来,预计新房可售库存量的增加速度将有所上升。

  对于下半年的市场变化,金地集团认为,在下半年,市场供应量的上升将推动调整继续深化。一方面,供应的增多会加大市场竞争,从而使买方拥有更多的博弈空间;另一方面,新上市的项目也会根据市场的需求采取更为灵活的定价策略,两者结合,房价的进一步下滑可能将顺理成章,而一个更为理性的定价将会推动交易量恢复平稳,从而促使市场在新的平台上达到均衡。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超过九成的房地产企业未能完成今年销售目标的五成。尽管如此,不但没有开发商明确下调销售目标,相反却有房企上调销售目标。

  顾云昌还表示,地产龙头的示范效应不可小觑,在供应量加大的情况下,加上刚性需求的入场,下半年楼市成交量有望出现回升。在价格方面,他表示,部分房价泡沫较大的城市房地产价格将继续松动,但松动幅度不会太大。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