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三套房全面停贷 部分婚房受波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沪三套房全面停贷 部分婚房受波及

2010年08月20日 09:3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银监会再度出手勒紧三套房贷,沪上部分结婚购房或受冲击。

  “如果购买婚房的男女双方,分别与各自的父母共有一套物业的产权,那么目前他们在购买婚房时也属于三次置业。目前不能贷款。”上海一家大型房贷中介相关负责人昨日(8月19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昨日,记者走访了上海各商业银行和多家房贷中介,发现沪上各银行已全面暂停第三套房贷业务,而且对第三套房认定更为严格,其中,如果与父母共同拥有房产的子女,若结婚购房,或也因为被列入第三套房而不能获得贷款。

  “上周我们收到了各行的口头通知,全部暂停办理第三套房贷业务;出现了大面积退单的现象,包括手头已进入审批程序但还未出结果的贷款申请都被退回。”一些房贷人士表示。

  “红头文件都下来了,当然要贯彻执行。”沪上一商业银行某支行相关负责人称。

  部分婚房列为第三套房

  据凯盛经略(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凯盛经略)有关人士透露,除投资购房者,以及小部分有能力全额付款的购房者外,三套房停贷对与父母共同拥有房产的子女、有贷款纪录但名下无房者、在外地有房产者等三类自住购房者的实际影响较大。

  “与父母共同拥有一套房产的子女,同时自己名下还有另一套物业,如果想要再买房就会被纳入第三套房的范围,目前不能贷款。”凯盛经略副总经理赵炜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更加严格的是,如果购买婚房的家庭男女双方,分别与各自的父母共有一套物业的产权,那么目前他们在购买婚房时也属于三次置业。

  当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建行、工行等沪上多家银行时,相关业务人员均表示,“这种情况属于第三套房,目前不能做(贷款)。”

  而根据记者了解,仅在一个月之前上述情况的婚房尚不属于第三套房。“如果双方均没有贷款记录,我们觉得认定为第一套房是比较合理的。”某大行一支行相关业务人员在当时表示。

  一大型房贷中介高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认贷又认房”的局面下,银行几乎都默认这部分婚房为第三套房,暂停了这部分的房贷业务。不过她表示,只要主贷方居住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不超过33.33平方米,还是可以以二套房操作来贷款。

  但一股份制银行个贷部人士则表示,这一政策目前已经取消。“这部分婚房一律按三套房认定,不考虑人均居住面积的因素。”

  异地房产或成漏网之鱼

  赵炜并指出,第二类受影响的群体为已有贷款记录但无房的改善型需求购房者。“一般家庭的置换购房并非一次到位,这就可能导致部分购房者已经有贷款记录,但名下房产已经售出。”

  据悉,这部分无房者的贷款记录已达两次,那么再次置业时也将被纳入三套房范畴。

  “当遭遇三套房停贷后,他们只能暂时租房或是降低购房标准以采取全额付款方式。”

  此外,赵炜还表示,较之前述两类购房者,在外地有房产的改善型需求自住购房者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数据显示,在凯盛经略,约有25%~30%的客户面临这一情况。“有些购房者在上海和外地各有一套房,如果现在想在上海通过先出售旧房再购置新房,那么也必须按照三套房相关政策来执行。”

  不过,赵炜亦表示,现在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并未与全国联网。“虽然个人征信系统可以查阅所有人的贷款记录,但购房者在外地的名下房产情况还是要靠个人自觉。”

  而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对上海各银行明察暗访的摸底情况显示,沪上各行一般都对客户名下的外地房产不做要求。“只要 (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单子上没有显示就行;我们只看单子上的纪录。”

  赵炜透露,此次房贷收紧政策比以往更加严格,并得到了严厉和持续的贯彻,部分银行变相降低多套房利率的产品均已喊停,包括公积金中心也积极响应,像公积金大装修这类装修贷款审批也越来越严格。“这些必会对市场成交量有所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来看,调控政策必然会使房屋交易价格得以控制并且呈现微幅下降,但实际市场需求巨大,调控只能短时间控制房价。

  “如果需求不能得以合理释放,一定会在未来爆发,届时房价将再次迅速飙升。目前的关键还在于管理层能否出台满足普通家庭置业需求的政策。”(记者 贺麒麟)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