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成都土地市场今年首现流拍

2011年06月09日 09:54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月3日,成都郊区土地迎来又一次放量。在这次走上成都国土局拍卖席的,一共有4宗土地,总面积为442亩。意外的是,被业界看好位于双流航空港的一号地块,却在这次拍卖中竟被开发商“遗弃”,以致出现了最近1年来,成都首次出现土地流拍现象。专家分析说,在面临限贷、限购、金融紧缩等因素影响下,开发商拿地的激情早已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加快回笼资金。

  意外航空港地块居然“流拍”

  记者注意到,在6月3日的这次土地拍卖会上,共4宗地,总计442亩左右。其中,一号地块119.8679亩,位于双流航空港,属于住宅用地兼容不大于20%的商业。该宗地块起拍价为450万元/亩。另外3宗土地均位于新津县,面积分别为100亩、111.05亩和111.17亩,这3宗土地均为住宅用地,起拍价为260万元/亩。

  相比之下,由于一号地块与成都市区直线距离相对较近,而且紧邻江安河,周边有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优质教育资源配套,同时又有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等高科技工业支撑,其发展潜力巨大。此外,辖区目前还有学府润园、温哥华南苑、

  锦丽华庭、上福佳苑等成熟项目。有专家称,根据成都天府新区的最新规划,意味着双流作为成都主城次中心、成都南部新城发展的最前沿阵地,其房产开发和居住品位的变革又将迎来新的历史契机。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拍卖前,不少地产人士对一号地块相对看好。孰料,在拍卖过程中,实际情况与人们的推测大相径庭。在这次拍卖会上,一号地块竟然被开发商遗弃,以致出现近一年来,成都首次出现流拍现象。其它3宗地块的拍卖也并不理想,全都以260万元/亩起拍价成交,分别被成都新筑鸿鹄置业有限公司、成都市新津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拿下。

  调查旅游型地产最受宠

  记者了解到,6月3日的拍卖会,这是继5月31日成都郊区、市、县土地拍卖放量以来,出现的第二次土地放量。与上次土地放量相比,这次土地拍卖显得冷清多了。“流拍、起拍价成交!”这是最近一年时间来,成都土地拍卖市场首次出现的现象。尽管这样,不少分析人士还是认为,近期,郊县土地市场值得关注。毕竟,目前受房地产大环境影响,加之主城区拿地成本和风险不断增加,主城区土地已不再是房企的重点关注对象,中小房企或将在二三线城市土地市场大施拳脚。

  记者还注意到,近年来,成都郊县地价一路攀升,成交量和成交均价同比都有大幅提高,尤其以双流、郫县等地尤为突出。在限购、限贷等政策影响下,不少开发商不约而同将目标指向郊县土地,尤其是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丰富的周边地区,由此可见‘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已经得到众多品牌开发商的认同,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成都周边郊县旅游地产将成为一大热门。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作为相对生态的新津、邛崃等地,正逐渐被开发商接受和被市场看好。

  分析政策调控下资金紧张

  如果把土地比喻成面粉的话,那么,建好的楼盘就是面包。无论怎样评价成都楼市的走势,但不可争议的是,作为生产面包店的“面粉”首次出现流拍,这在成都房地产界自然引起了相当高的关注。为此,四川中原地产高级分析师周觅分析说,造成这次拍卖惨淡的原因,除了地价因素外,金融政策从紧是更加主要的外部原因。央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银根收紧使得开发商的资金链比较紧张,再加上近期楼市销售量普遍不佳,开发商对未来预期不确定,在拿地时自然很小心。

  “这幅地块流拍,可能会对成都开发商的心态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四川自然元素地产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丹鹏分析说,从最近土地拍卖情况来看,不难发现,大开发商出于全国布局考量,拿地更加慎重,这对于中小开发商而言,可能因此对市场的预测更加忐忑。目前,对开发商而言最紧要任务是消化现有项目,回笼资金。在拿地方面,曾经的激情早已不复存在了。

  流拍不是头一回

  2010年5月21日,成都国土部门在拍卖南部新区仁和片区一号地块、成华区青龙场镇2号、成华区向龙5组、成华区青龙场镇7号、武侯区顺江村共计6宗土地时。成华区青龙场镇2号、成华区向龙5组两地块出现流拍。(记者 王仁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董元元】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