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2011楼市调控进入倒计时 专家称限购应有堵有疏

2011年12月19日 15:05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楼市调控进入倒计时专家称限购应有堵有疏
11月份49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房价格出现环比下降。(资料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导读:2011楼市调控政策进入倒计时,专家预计明年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不会减弱,未来政策趋势由“堵”到“疏”。各地政府越喊“不放松”,就越是“扛不住”,这句戏言是否会成真?调控政策的“堵”与“疏”,在不同城市是否会有所区别?房价何时会出现普通人都能感受到的下跌?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其中49个城市的商品住房价格出现了环比下降。

  随着新一年即将到来,2011年楼市调控接近尾声,于是业内人士开始纷纷预测来年的楼市调控政策和房价走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昨天在公开场合说,明年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不会减弱。他说这句话是有特定背景的,因为现在不少人都在议论,明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会加大,国家为了稳定增长,可能会改变房地产的政策。对此,姚景源认为还是要坚持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不能动摇。他认为,明年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力不会比今年差,因为有保障房的在建和续建,会拉动上下游产业。

  而关于房价的预测,有一部分人的观点是坚持认为房价会继续下行。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国家严格调控的态度不会放松。比如,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日前表示,明年要继续严格执行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中小户型、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并说要完善房地产价格监管办法,研究商品住房领域反暴利的规定。但也有一部人看到了对房价下行趋势形成严重干扰的一些迹象,比如北京、广州、南京等地首套房贷利率出现了松动,有人就担心这会不会给楼市投机、投资的需求释放了一定的空间。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明年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不会减弱,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担心,地方政府放松调控的意图蠢蠢欲动,嘴里高喊“不放松”的时候,往往就是快“扛”不住的时候,是否应该同意这一观点?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资深房地产专家韩世同来做评论。

  韩世同:我对这个观点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因为以往的确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如果用这个观点来理解中央关于明年调控不放松的政策,我认为有失偏颇。同时,国家统计局姚景源总经济师的想法有一面是正确的,有一面恐怕我们也要估计到,保障房虽然可以提供开工量,可以拉动钢铁、水泥,但是也存在带不来税收、带不来土地地价收益增加的客观影响。

  主持人:您的观点是明年的房地产调控会有,但可能会更加严格,且严格的松紧度不会放松,是吗?

  韩世同:严格的松紧度我觉得取决于经济状况,如果发生类似2008年的状况,我觉得存在调整和放松的可能性。

  主持人:最近两天媒体频频曝光说不少银行放松了首套房贷,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放大楼市投机、投资需求空间的信号,而有人则认为,首套房本来就是刚需,适当放宽就是为了保护这类刚需,那您怎么来看首套房贷放松?

  韩世同:我比较同意后一种看法。首套房贷放松本来就是为了刚需,刚需本来就应该得到差别性信贷。实际上银行此前的做法违背了中央关于要实行差别性信贷政策的原则。

  主持人:今年调控当中最猛的一剂药就是楼市的限购令,就在大家观望限购政策到期后会不会再延续时,北京宣布明年要延续限购令,但也有专家预计明年的楼市调控将由“堵”转为“疏”。怎么理解“堵”和“疏”的转换与把握?

  韩世同:不同城市应该不同对待,不同购房需求也应该不同对待。发改委的一些措施其实是有“堵”有“疏”、有保有压的,我们现在应该对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实行“堵”,对一二线城市过高的房价适当的“堵”。对刚性需求、首次置业跟改善性置业应该“疏”,不要使政策“一刀切”。

  主持人: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时候房价能够出现普通人都感受到下跌,而不是数据在下跌?

  韩世同:现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出现一些房价大幅下降的现象,这个现象其实老百姓也能够看到,只是他们可能还是买不起。现在房价依然十分高,只是出现了初步下行。我觉得我们还是要防止房价暴涨暴落,要让房价平稳回落,这样房价的“软着陆”才有可能实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胡可璐】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