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任志强不过是揭了皇帝的新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媒体评论:任志强不过是揭了皇帝的新衣
2009年01月15日 10: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资料图) 中新社发 王辰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房地产商任志强又一次语出惊人。《新京报》报道北京市政协委员任志强的观点说,房地产是北京发展的重要支柱,住房价格本身就是控制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素质的门槛。

  此雷人之语一出,舆论一片哗然,网民纷纷指责任志强此说“太离谱”。但笔者认为,任志强只不过是又一次不小心揭了皇帝的新衣,说了句实话。

  任志强所说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普遍心态和行事逻辑。事实上高房价不仅是土地财政的基础,而且提高了城市生活的门槛。房价高了,穷人买不起,这就把绝大多数欲投奔城市的穷人筛出去了。而按着这种逻辑推断,城市吸纳的应该是能买得起高价房的、相对富裕的群体,这对带动消费、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有一定好处。

  但筑高了门槛,是否能提高人口素质呢?其实未必。有钱人分两种,一种是素质高的,包括高学历、有特殊技能的人才等;另一种虽有钱、素质却未必高,比如那些暴富的煤窑主。

  现实情况是,不管真有素质还是假有素质,只要有钱购房投资,只要能疏通关系,就可以“农转非”,就可以从小城市迁往大城市。各地政府也争相出台购房落户、投资落户等政策,吸引这些有钱人。

  事实上这种嫌贫爱富心态,在世界各国政府中相当普遍。很多移民国家接受移民申请,也多设立投资、技术等门槛。发达国家借此与发展中国家竞争人力、资本等资源。

  不可否认,地区间的这种竞争能引导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率的地方。但问题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如何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浪潮不可阻挡,外向型经济需要大量廉价的农民工劳动力,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也随之松动。但在这个进程中,城市仍然通过户籍、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的限制,树起一道道“过滤门”。尽管为城市和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多数农民工仍属于被挡在城市门槛外的“受控制人口”,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平等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户籍也好,高房价也好,都被当作“控制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素质的门槛”,一些地方政府的行事逻辑是,对城市有利的资源就放低门槛,对城市不利的资源就阻挡在外。

  这个机制就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城市从农村提取优质资源,大城市从小城市提取,东部从中西部提取。这种“提取机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但也导致了一系列恶果: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城乡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而要缩小差距,抚平鸿沟,首先就要取消各种“控制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素质的门槛”。不仅乡下人能进入城市落地生根,城里人也可以下乡生活和投资(要求放开宅基地交易等)。破除这些门槛,一定时期内势必会出现乡村资源净流入城市的情形,但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也腾出了土地等资源,利于实现从传统小规模农业向现代大规模农业的转变,为资本回流农村创造条件。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需要破除城市的既得利益,这考验改革者的决心、勇气和智慧。(程刚)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房产频道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