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民间版"限价房"受宠 购房者称限出实惠爱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郑州民间版"限价房"受宠 购房者称限出实惠爱心
2009年12月09日 09:59 来源:大河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1月26日,在郑州首推民间版“限价房”的河南台兴房产公司,一下子收到了购房者送来的8面锦旗,送旗的购房人说,民间版“限价房”限到百姓心里,这样的开发商购房人欢迎。购房人给开发商送锦旗,这在郑州业界还是破天荒头一回。它的出现,再一次在业内引起广泛争议。

  限价房受宠

  自9月底推出限价房以来,来京广大厦看房的市民络绎不绝。截至目前,京广大厦一期500多套限价房已销售大半。

  郑州市民王女士是8位送锦旗的购房者中间的一个,她送的锦旗上写着“限价房限出实惠,向中国第一开发商致敬”十几个字。

  王女士说,她是附近的商户,做了5年小商品生意,小有积蓄。腰包鼓起来后,王女士就不想再租房了,打算买套房,但郑州市区每平方米4800元的均价,让她这个小生意人也买不起。为买房,王女士几乎跑遍了郑州的楼盘,有的楼盘,户型地段都很满意,但是价格让人吓一跳,有的楼盘地段也可以,价格也比较便宜,但找律师朋友一看,是小产权房,买后担心办不了房产证。

  两周前,王女士从报纸上看到了开发商自推限价房均价每平方米3800元的消息,感觉限价房的价格比较合适。跑到售楼部一看,价格确实比周边楼盘每平方米便宜800元以上,而且户型、房屋质量也不错。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王女士毫不犹豫订了一套房。

  买了限价房,王女士很高兴,她琢磨着向开发商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经过和老公商量,他们去定做了一面锦旗。

  令王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在她前面,已经有人送去了锦旗。截至11月26日中午12时,河南台兴房产公司一共收到了8面锦旗。“限出实惠,限出爱心”,购房人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民间版“限价房”的感情。来送锦旗的赵先生说,他是从单位请假过来的,民间版“限价房”限到百姓心里,这样的开发商购房人欢迎。

  台兴房地产董事长王超斌说,自己从事房地产开发近20年,以前也曾收到过业主的感谢信,但一下收到这么多锦旗,还是头一回,让他很感动。他表示,市民送锦旗对他是一种鞭策,为更好地回报社会,他准备再拿出1000套房作为限价房。

  给业界争光

  王超斌在郑州首推民间版限价房的事,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质疑声有之,认为开发商有“作秀”的嫌疑。毁誉者有之,担心京广大厦3800元/平方米的价格对市场造成冲击,抢了其他开发商的饭碗。

  王超斌说,推出限价房后,他和同行也进行过交流,有的表示理解,有的说他抢了其他开发商的饭碗。可是王超斌觉得:“不管别人如何议论,既然向社会承诺了,就要把这500多套限价房都推向社会。”他还呼吁其他开发商一起推出限价房,让老百姓受益,这也是他推出限价房的目的。

  王超斌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始终牢记温总理“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的教诲。房地产实战专家、河南王牌企划董事长上官同君说,自己从事房地产业十几年,购房人给开发商送锦旗的事,还是第一次听说。放在全国来说,这样的事也很罕见!

  上官同君回忆,2008年2月,《北京晚报》曾有篇著名的评论文章《太阳最红,房地产最黑》。文中痛骂高房价给购房人带来的痛苦。文章发表后,社会反响很大。

  上官同君表示,目前房地产业毁誉多,开发商的形象总体不好,因为房价高,老百姓买得难受,买得痛苦,不买又不行!台兴房地产自推限价房的行为,给整个行业争了光,建设和谐社会,购房人和开发商也要和谐。不能让老百姓一边买房,一边痛骂开发商,而应该多发生一些百姓给开发商送锦旗的温情故事。

  不会冲击市场

  有关限价房的提法始于2006年,国务院最早的文件称之为“两限两竞”商品房。所谓“两限两竞”即“限套型、限房价、竞地价、竞房价”,其目的在于平抑房价、增加有效供给。

  2006年9月,郑州市政府提出要建设限价房,这是郑州首次提出“限价房”的概念。但因受多方因素制约,限价房迟迟未面向全社会公开露面。

  限价房“雷声大雨点小”,工作进展缓慢,郑州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主要是受制于土地因素,选择一块合适的土地用于限价房开发比较困难。另外,限价房与经济适用房一样,也有一套独立的供应对象界定和建设管理办法,这都需要时间来逐步建立并完善。

  相比之下,郑州民间版的“限价房”来得更为直接、迅速。

  以目前情势看,限价房会否冲击商品房市场?业内人士并不乐观。

  上官同君认为,影响有限,郑州目前一个月卖出约1万套商品住宅,区区几百套上千套限价房,就算卖得再好,也不会对中原楼市的整体价格产生过多影响。事实上,在民间版限价房推出后,周边的楼盘价格仍比京广大厦每平方米高出800元左右。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民间版限价房的推出,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公众对地产商的不良印象,但没有制度上的保证,仅仅寄托于开发商的觉悟,降低高房价仍然不太现实。 (大河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