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套房均价近178万创新高 单价高达15467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上海每套房均价近178万创新高 单价高达15467元
2009年12月25日 11:02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楼市高烧年到底火成什么样?昨天,易居中国公布的楼市年报中显示,2009年上海人总共花了2826亿买房,而每套房的平均价在177.5万元,创下了历史新高。业内人士预计,明年1月之后供不应求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变,房价涨势也会相应停止,不过预期明年总体的行情还是平稳向上。

  全年房屋单价高达15467元

  易居中国根据到12月20日的成交数据测算,预期今年上海一手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将达到16万套1830万平方米,成交金额将高达2826亿元,创历史之最。市民购买的房屋平均每套达到177.5万元,每平方米达到15467元/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

  对比去年同期的数字,今年楼市的高烧程度不难发现,2008年上海一手商品住宅供应量10.3万套1230万平方米,成交7.7万套907万平方米,套均117.2平方米160万元,总成交金额1239亿。

  另一组可以看出高烧程度的数据为:今年一手商品住宅的成交量虽然只相当于2007年历史最高位2067万平方米的88%,但平均房价比2007年的10573元/平方米高出46%,这使得2009年一手商品住宅的成交金额比2007年的2185亿高出29%,而这同样是历史新高。

  根据易居中国的报告显示,今年一手商品住宅的预期供应量为1330万平方米,仅比去年的1230万平方米多出了100万;但是成交量却达到1830万平方米,比去年907万平方米高出102%。高达600万平方米的供需差,使得之前几年一些滞销的楼盘也被抢购一空,房价大幅飙升。

  楼盘最高涨幅126.3%

  对于楼市年平均单价为15467元这个数字,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表示,这仅是一个平均值,事实上,12月的第一、二周房价已经连续突破了2万和2.2万两个关口,目前的房价基本稳定在1.8-2万元/平方米之间。

  易居中国统计了今年一季度和四季度都有成交的190个公寓和53个别墅项目,除了29个项目因为交易数据滞后和尾盘较差房源导致价格对比下跌以外,其余214个楼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占到总数的88.1%。

  据记者了解,万科翡冷翠园别墅是今年上海房价涨幅最厉害的楼盘,涨幅高达126.3%。上海滩花园是涨幅最大的公寓,因为其二期外滩九里10月底上市成交的均价高达68913元/平方米,比年初上海滩花园一期的售价32878元/平方米高出107.4%。由此可见,今年主要是由豪宅和一些区域优质标杆楼盘领涨,带动了房价的全面上涨。

  对此,薛建雄表示,“今年下半年之后,上海带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重大规划陆续出台,大飞机项目、大浦东整合、大虹桥规划、两个中心启动、迪士尼落地、崇明生态岛规划等刺激着房价不断飙升。”这些经济项目的上马,已经使上海经济能级再上一个台阶,房价大幅上涨有它的合理性,不过楼市过快上涨也将促使国家调控楼市。

  开发商买地成本高去年1.6倍

  据悉,今年开发商在上海买的住宅(含住宅用地中的商业、配套部分)用地款是628.4亿,加上12月25日将会拍卖的89号公告中嘉定三块住宅用地22.97万平方米。预期09年开发商花在买住宅(含住宅用地中的商业、配套部分)地上的钱将超过650亿,这是08年248.6亿的2.6倍。但是所购买到的土地883万平方米只比去年的733万平方米多出20%而已。这意味着,今年开发商买地的成本比去年高了1.6倍,远高于同期房价的涨幅。

  薛建雄表示,由于之前市场上已经透支了购买力和价格,当投资者受到政策影响大幅减少之时,必然会导致过热的楼市降温,甚至出现回调。虽然,近期的房价还在上涨,但这主要是由惯性因素导致,一些开发商已经由捂盘变成积极推盘者,使得近两周的供应量出现大幅上升,带动了成交量的上升。

  中介公司也由积极促进买家下手,变成劝导房东降低售价预期。这将使得目前楼市惯性上升的力度逐渐减弱,预期到1月份之后目前供不应求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变,房价涨势也会相应停止。同时,在国家的调控下,预期明年总体的行情还是平稳向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