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超低价房"引热议 开发商为谁"亏本卖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厦门"超低价房"引热议 开发商为谁"亏本卖房"?
2010年05月26日 10:41 来源:东南网-海峡导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厦门岛内超低价商品房层出不穷。昨日,记者发现又有低价房“现身”。在厦门市土房局公布的本月22日交易信息列表中,嘉盛新村(亦称嘉盛豪园)D组团一套面积152.71平方米的新房,总价只要53万多,算起来均价只有3500元/平方米。对此,不少网友惊呼:“这么离谱的低价,比成本价还低啊。”

  记者调查

  超低价房层出不穷

  记者从房地产联合网的历史数据中了解到,嘉盛豪园项目均价早已过万,而周边楼盘均价也都在1万元以上,距离该楼盘不远的云顶至尊项目均价已逼近3万元,在这样的地段,3500元/平方米的价格确实算得上“低得离谱”。

  会不会是房管局录入数据时出错?对此,房管局说,公开发布的数据不会有问题,因为一切都是按照开发商报上来的数据录入的。

  据了解,嘉盛豪园项目位于思明区莲前东路与云顶中路交会处、瑞景新村对面,总建筑面积近36万平方米。项目于2002年开工,整个项目分两期建设,共由7大组团58栋楼组成,而低价房就出现在7大组团中的D组团。

  最近一段时间,厦门多个楼盘先后出现“超低价”商品房交易现象。此前,本报曾先后报道过,厦门岛内繁华地段“中山路商圈”出现了每平方米6000元的低价商品房;湖里区一楼盘又出现了较大批量的低价房;新港龙世家二期以5000元/平方米的超低价格,先后卖出100套,仅今年五一期间,就一次性成交12套。

  许多业内人士对此也很惊奇,但是,他们认为,虽然最近中央调控楼市,但厦门房价也不至于短期内降得这么厉害,因为超低价低得离谱。

  部门回应

  “内部人士”不能公布

  面对如此“离谱”的价格,网友们都在猜测,是开发商在避税,还是因为长期看涨,先低价过户给自己,再 “待价而沽”?还有网友说:“现在开发商把避税的高招用到极致了。”

  到底是谁买了这些低价房?如果说,他们是开发商所说的内部人士,那么,这些内部人士能否对外公布?昨日下午,记者再次前往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采访,市场处的李副处长表示,公布这些低价房购买者的个人信息,肯定是不合适的,“除非是纪检部门调查需要,我们才会提供购房者个人信息”。

  记者询问:“商品房售价低于成本价,房管局是否有责任介入调查?”李副处长摇摇头,他表示国土与房产局没有这方面的执法权。他还说,如果存在避税情况的话,可以将问题反映给税务部门,由税务部门进行调查。

  民众质疑

  低房价是否存在猫腻?

  层出不穷的超低价房,引发许多网友热议。大家都很好奇,究竟是谁如此幸运?为什么普通老百姓就捡不到这样的便宜?其中究竟有没有猫腻?对此,很多民众在网上各抒己见,猜测出多个版本的“幕后真相”。

  猜测一 没有猫腻,纯属自用

  这是“最善良”的一种猜测,超低价房是开发商股东或者亲友买走,纯粹为了自己居住使用。这猜测比较好让人接受,毕竟自己出资盖的房,自己买一套来享受一下是很正常的。由此延伸到送给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也是可以的,毕竟从中国的人情世故出发,是可以理解的。

  猜测二 囤积居奇,变相炒房

  最近,新国十条问世以及一系列房产新政发布,此时超低价出售,显然钻了政策的空子。

  这种猜测认为,开发商长期看涨楼市,因此,先自己买下,囤起来慢慢卖。

  猜测三 转手交易,产生利益

  对于熟悉内情的业界人士来说,第三种可能性,是最可怕的一种猜测:将买下的超低价房转手交易,产生利益关系。

  据浙江省检察院一位检察官说,近几年和低价购房有关的案件时有发生,一些低价购房往往是以家人亲友等特定关系人名义进行。方法很简单,把买下的超低价房转手交易,因为此时该房子在理论上已经是二手房了,价格再低一些也说得过去。于是一套新房就以这样的方式成为二手房,以二手交易的方式来实现利益转移。

  专家说法

  政府应给民众一个交代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刘连泰:某些住宅销售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一个具有正常生活经验的人一眼就能发现不正常,让人们无法高兴起来。那么,背后的“猫腻”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官员买了超低价商品房,且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为开发商谋取利益,市场价与实际购买价之间的差额就构成受贿的数额;如果是开发商内部员工买了超低价商品房,就等于公司变相发放福利,员工应就实际购买价和市场价之间的差额缴纳所得税;如果是以正常的市场价购买住宅,却以低于市场价的超低价备案,从而逃避税收,就构成偷税。

  总之,只要不是正常交易形成以上价格,必有违法嫌疑,有关职能部门就有介入的必要——— 如果是官员变相受贿,检察机关、纪委就应介入;如果是偷逃税款,税务局就应介入。当然,水落石出以前,这些都只能是 “嫌疑”,都只能是案件的线索。只有职能部门才有权力调查,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房地产价格事关民生,超低的交易价格已成为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饶有趣味的公共事件。既然民众已聚焦这些非正常的交易价格,有关部门应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弄清非正常交易价格的真相,对开发商、对民众都是一个交代。

  陈捷 汪长福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