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惠民工程首个安置小区入住 居民讲述新生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成都惠民工程首个安置小区入住 居民讲述新生活
2009年09月27日 17:52 来源:成都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天是星期六。周末。上午尽管天空飞着小雨,可在这座城市的东边,欢笑和喜悦却如同电波般四处传递。作为东郊惠民工程首个安置小区,“锦绣东方”昨天又迎来了自己的“新主人”!  

    他们和他们的亲朋好友一起,第一次带着钥匙零距离“触摸”自己多年的“住房梦”,第一次热热闹闹地走进新家,这看看、那逛逛,再亲手摸摸结实的门窗,在一派欢声中讨论着什么时候一起搬家,笑语中聊起了未来的幸福生活。老东郊人林启华夫妇也在其中。尽管一直细雨纷飞,但老两口还是忍不住冒雨前来探望他们的新家。  

     川棉厂38栋的记忆  

    东郊,曾是所有人羡慕的地方,凝固着数万工人铭心的记忆。林启华就是其中的一分子,他见证了东郊从荣耀到衰落再到重新崛起的全过程。  

    高耸的19栋33层电梯公寓,中央花园、游泳池、篮球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小区周边规划有农贸市场、幼儿园和小学,沙河的麻石烟云景点近在咫尺……看着眼前丝毫不逊色于商品房小区的自己未来的家,林启华喜不自禁。他走遍了小区的每一个角落,左摸摸右看看,全神贯注地打量着,就好像要把每一处风景都定格在自己的脑海中。“我从来没有想过,这辈子能有机会住进这么漂亮的新房!”林启华咧开嘴笑起来,显得开心而满足,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不加掩饰地流淌着。  

    今年63岁的他1965年便进入川棉厂总务科工作,主要负责厂里的后勤事务。这一干便是41个春秋,直到三年前退休。林启华的家位于川棉厂宿舍38栋,这栋4层楼房建于上世纪60年代,多年的日晒雨淋使它既充满了沧桑感,又不可避免地成为低矮陈旧的危房。林启华回忆说,以前的楼道总是漆黑的,一层楼住着6户不同的家庭,6户人共用一个厨房,卫生间更是几层楼几十户人一起共用。  

    林启华的房子只有一间房间,就是这个18平方米的小房子,兼作客厅和卧室,几件简陋的家具把它塞得满满当当。老两口在里面“蜗居”了近二十年。“房子的不少地方是用钢筋再次加固过的。”林启华双手做了一个比划,感慨地说,这种40年前修建的老房子,楼上说话楼下都听得一清二楚,地面倒一点水也会渗到楼下,在此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们早就渴望能住进新房。  

    冒着雪通宵排队签约  

    “如果不是这次改造,住新房这个念头,我们也就只能是想想罢了。”   2006年退休的林启华,每月只能拿着800来块钱的退休金,以前的积蓄也比较微薄,面对动辄几十万的商品房只有望“房”兴叹。如果没有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惠民工程的政策,林启华渴望住新房的梦想也许就永远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同住一栋楼的姚成建、王小萍、陈蓉、林方英等人和林启华夫妇是二十几年的好友,他们大多对换房也是有心而无力。这个梦想就这样一直压在心底。  

    东郊企业生活区改造启动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如同久旱后的甘霖,滋润着广袤陈旧的东郊大地。林启华说,他们家几口人“全家总动员”,把搬迁安置政策里里外外研究了好几遍,一致得出结论:这是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根据现有的政策,加上赠送的15平方米的惠民面积和公摊面积,我不仅可以置换一个66平方米的套二,还可以拿到一万多的惠民补差房款。”  

    时间的流逝无法抹去搬迁签约的场景在林启华脑海中的刻骨记忆。2008年1月14日,那天,成都少见的大雪洋洋洒洒地飘着,林启华和老伴吕云清套上帽子,戴上口罩,提两条板凳,晚上8点钟就守在了签约现场。一个通宵的彻夜等待,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工作人员上班。“先签先选房。”林启华的选房顺序是2号。  

    拿到选房顺序后,林启华夫妇便开始了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等待。他们拿着政府提供的每个月900元共30个月的房租补贴,在商业街租了一间月租750元的房子。“政府考虑得很周到,把搬迁费、光纤费、电话费、空调费、水电费都帮我们出了,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吕云清言语中充满感激。  

    老邻居相约一块散步  

    林启华站在自家新房的阳台上,畅想着今后的美好生活:去健身场锻炼、到沙河边散步、在沃尔玛购物……  签完约的20个月后,林启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新房钥匙。这是一套建筑面积66平方米的两室一厅简装房,外带一个入户花园,位于“锦绣东方”1栋1楼。“1楼正对中央花园,环境好,出入都很方便。”林启华说,当亲眼目睹新家的那一刻,他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新房是按普通商品房的标准建设的。小区周边农贸市场、幼儿园、学校等配套设施齐全,规划中还有临街商铺和小区内的集中商业区。小区里,所有户型均经过简单装修,客厅、卧室采用了豆石地面和乳胶漆墙面,厨房、卫生间采用了防水面砖和防滑地砖,灶台及必需的盥洗设施也已安装到位,住户甚至不需要装修即可直接入住,既节省了过渡时间,也省去了大笔装修支出。  

    “我这几天晚上都有点失眠,太激动太兴奋了。感谢政府!现在终于有机会住新房啦!”吕云清提高了有些沙哑的声音,她甚至已经开始盘算如何进一步装修新家了:铺地板、贴墙纸、做吊顶……一个温馨精致的家仿佛就在眼前。  

    更让人高兴的是,林启华在川棉厂一个宿舍的老邻居现在又都住在一栋楼里:林方英在8楼,姚成建在9楼,王小萍和陈蓉都在21楼,以后大家走家串户都很方便。“我们11月份就要搬进来。”“以后晚上约到一起散步嘛。”“我们最迟12月份住进来,到时候一起来庆祝哦。”老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笑颜上。林启华也乐得合不拢嘴,他相信,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本报记者 李晓帆 康庆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