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买车遭遇买房 准婚族二大方案平衡事业家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当买车遭遇买房 准婚族二大方案平衡事业家庭
2009年07月21日 14:3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小李今年29岁,5年前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上海发展。现在小李开了一家品牌工作室,除去房租和各种交际应酬费用,每年收入有15万元。小李女朋友27岁,在事业单位工作,月薪4000元,是标准的“月光族”。目前小李有存款40万元,没有三险一金,女朋友单位帮她缴纳四险一金。

  小李和女朋友打算明年结婚,预计费用为8万元;此外,小李准备买辆20万左右的车子用于工作;但女朋友希望今年能买房子、明年结婚、后年生小孩。小李表示,目前他正在为两人的意见不合而担忧。小李希望知道,像他这样事业刚起步的人,该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该怎样理财。

  方案1

  通过信用卡零息分期方式购车

  宁波银行财富管理中心 江培

  【现状分析】

  小李目前有了自己的事业和不错的收入,和女友两人年收入共计20万元,存款40万元,目标支出包括:购车支出20万元、购房支出100万元、结婚费用8万元。小李事业刚刚起步,又处于人生理财阶段的高支出阶段,须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关系。

  准婚族理财应该有统一的目标,要兼顾事业和家庭。小李应与女友确定近期的理财步骤和实现方式,其中可能需要改变两人目前的生活方式,有计划地安排支出。

  【理财建议】

  购车规划 理财之前,先理好事业,专心打理事业是最稳定的投资。小李应该根据目前的事业发展,确定是否确实需要购置车辆,如为必需,可以通过信用卡零息分期的方式实现。车价20万元,首付8万元,手续费约为分期款项的4%~5%,剩余款项分24期,每月还款5000元。

  购房规划 上海的房价较高,目前的资金又不充裕,选择总价在100万元左右的房子较为合适。购房可以考虑首付30万元,贷款20年,每月贷款支出4200元,也可以选择使用女友的公积金贷款。

  结婚规划 要完成以上目标,两人月结余约在5000元左右,可考虑通过参与基金定投等方式参与投资,并且根据事业发展情况和收支情况确定结婚费用,避免铺张浪费,部分支出可以通过信用卡消费缓解现金压力。

  其他安排 小李作为未来家庭的理财主力,目前没有三险一金,应考虑增加一份意外保险,增加保障。车贷还清后,结余款项可通过增加保险规划、增加定投等方式来提高投资规模,完成育儿、筹集教育金等目标。

  购房和购车剩余存款应作为家庭的备用金。考虑到购房、购车后会增加贷款支出、养车费用等,女友应改变目前“月光族”的消费习惯,承担家庭的日常支出。

  方案2

  适度消费 组合投资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外滩财富中心理财师范一民

  【现状分析】

  小李和她女朋友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安排好婚前婚后的生活和工作,小李要在近三年内解决买房子、办喜事、要小孩这几件大事,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环境,并制定合理的方案,这样才能水到渠成。

  【理财建议】

  购房规划 小李未来的支出主要包括购房首付、结婚费用、买车费用等。以首套购房首付2成计算,购买一套总价在120万元左右的婚房需要24万元的首付,再剔除8万元左右的结婚费用以及数万元婚房装修支出,小李的存款已所剩无几。因此,根据小李目前的情况,如果没有双方父母等其他经济来源的支持,在短时间内兼顾事业和家庭显然不太现实。建议小李和女友多做沟通,相信她能够理解小李的难处。

  资金规划 如何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让即将建立的小家庭更快的走上正轨,实现双方的目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要控制消费,确保资金的累积速度。对于大多数上班族而言,财富的积累主要靠平时的工资,因此现在的年轻人理应注重 “节流”,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购买基金、保险、理财产品,以及银行存款等,通过这些方式都可以实现强制储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产的收益率。

  投资规划 在投资方式上,小李可主要以基金定投的形式参与。投资者可能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闲散资金,通过定期定额购买基金进行投资增值可以聚沙成塔,在不知不觉中积攒一笔不小的财富。在具体选择上,应以以往业绩较好、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为主,挑选指数型、偏股型基金各一只进行定投。

  保险规划 其次,小李的女朋友在事业单位工作相对稳定,福利方面也会比较周全。小李本人由于自己创业,各类保障基本为零,因此他应购买一定数额的保险来弥补不足。建议小李购买一款终身寿险产品,同时附带重大疾病险、意外险、住院医疗补贴等附加险,保费支出在年收入的5%~10%左右,可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适当调整。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