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阴阳合同"现象严重 为房产再上市埋隐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二手房"阴阳合同"现象严重 为房产再上市埋隐患
2009年07月27日 15:22 来源:法制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为避税作价二手房火了契税反降

  上半年二手房“量价双涨”契税收入却下滑 “阴阳合同”现象严重专家称为房产再上市埋隐患

  总价二百万的二手房,买卖双方签合同时,标注的成交价竟成了一百万,这不是房价暴跌,而是为了少缴税款,买卖双方故意“作低”成交价。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楼市交易疯狂上涨,而与房地产交易最密切的契税收入却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滑。专家分析,二手房签订“阴阳合同”避税的现象已十分严重。

  二手房量价双涨契税不升反降

  “今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暴涨、价格狂飙,按理说本市地税部门所收的契税额也应该上涨才对,但实际上契税收入却首次出现下降。”中大恒基市场部经理张大伟说。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上半年,京城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上涨了两倍多。二手房均价半年时间上涨幅度超过三成。在二手房成交量与成交价双双大涨的前提下,契税收入理所应当保持上涨。然而,最近发布的上半年北京地税收入数据却显示,契税总征收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9648万元,降幅6.7%。“虽然去年年底国家统一下调了契税征收额度,但二手房的价量双涨足以折抵国家的这部分损失,然而事实是契税收入仍然出现了明显下滑。”张大伟表示,“可见,二手房避税现象已十分严重。”

  “低价房”竟成主流

  在京城房价一片涨声的同时,由于买卖双方虚假作价,官方网站上的二手房成交数据中,总价60万元以下的房子竟成为交易主流。

  记者在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看到,截止到6月,京城60万及以下的二手房交易已经占到了总成交量的70.95%。

  然而,据中大恒基、21世纪不动产等中介公司统计,实际交易中,二手房单套均价已突破100万元。60万元以下的二手房只占不到20%。

  算笔小账

  作价后购房者少缴税款数万元

  假设一套面积为120平方米的二手房,买入时价格为6000元/平方米,卖出时价格为15000元/平方米。在合同中“作低”价格后,购房者少缴了各种税费7.12万元。

  成交单价 成交总价 契税 营业税 个人所得税 税款总计

  (元/m2) (元) (元) (元) (元) (元)

  避税前 1.5万 180万 2.7万 5.94万 1.8万 10.44万

  避税后0.758万 91万 1.365万1.045万 0.91万 3.32万

  注:契税=成交总价的1.5% 营业税=买入和卖出差价的5.5%

  个人所得税=成交总价的1%

  记者调查

  按底限签合同已成中介“行规”

  “您这房子成交价是200万,为了给您节省营业税、契税等交易成本,我们现在按照崇文区东花市的二手房指导价给您填合同。”昨晚7点,在东花市某知名中介公司门店内,中介业务员对购房者王先生说。“所谓指导价,就是地税和建委联合规定的当地二手房成交价的底限,合同上签的价格只要不低于这个底限就没问题。”业务员解释说。王先生愣神一分钟后点点头,表示认可。结果这套房子按照100万的底价成交,王先生省下了1.5万元的契税。

  记者从东花市附近的中天置地、美联地产、链家地产等七八家中介公司了解到,作低价格避税对中介来说虽然没有直接的好处,但为了促进二手房成交,这种做法已成为“行规”。“房价涨得这么厉害,如果按实际成交价缴税,每套房子都得缴三四万以上,有的买家直接提出作低合同价的要求,不懂的买家我们也会主动告诉他,目的就是省钱。”某中介业务员透露。

  而记者在海淀过户大厅门口的中介公司发现,该中介竟有专门为买卖双方作低合同价过户的业务,收费500元,主要负责填写合同。该中介业务员透露,最近几个月,中介公司的这项业务量比年初时多了三四倍。

  专家分析

  盲目作低价为再上市“埋雷”

  专家表示,目前二手房交易的各项税费都达到了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避税现象依然比比皆是。而实际上,这种做法对于购房者而言,也埋下了隐患。

  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孟奇透露,北京地税局正在逐渐和建委的网签系统联网,这个工程完毕之后,买卖双方过户时的成交价将作为今后该房源再上市的买入价。

  “现在买入价格低,今后价格高,那么交易税费也随之大幅提高。买家虽然目前节省下几千元的税费,但也要想到今后要缴纳更多。”孟奇说。

  另外,作低合同价对今后拆迁补偿等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同时还容易引起买卖双方价格上的纠纷,所以建议购房者为安全起见,最好不要作低合同价。

  文/记者张媛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