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套房认定政策乱如麻 有银行认房有银行认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二套房认定政策乱如麻 有银行认房有银行认贷
2010年05月19日 15:12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市民张先生昨儿终于松了一口气,原本以为必定被毙掉的第三套房贷款,竟然按首套房给批了贷。4月30日,京十二条中规定要严格房贷,二套房必须执行首付五成、利率1.1倍的新政,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各银行有的认贷、有的认房,大家目前对于二套房的界定各不相同,乱成一团麻。

  第三套房竟算首套

  IT专业毕业的张弓(化名),是朋友中出了名的小富翁。4年前,他用全款在四环边分别买了两套40平方米和60平方米的小户型。可因为觉得面积小了,今年4月份,他又在丰台区某楼盘看上了一套均价不菲的80平方米小两居,决定用商业贷款把房子买下来。“其实意向是早有了的,可因为中间耽误了两个星期。后来,提高首付、严格二套三套房的政策就全出来了。”本来以为自己必定是通不过商业贷款了,可谁知周一的时候,张弓接到某国有银行的通知,说是申请首套的贷款被批下来了,首付两成,贷款八成,利率85折。“太让我意外了,银行还是按照之前我没有贷款记录的原则,给我批了首套。”

  认房认贷莫衷一是

  4月30日,北京出台了京版十二条,被大家称为“压倒楼市的稻草”。其中,最严厉的莫过于一个家庭限新购一套房,以及严格执行国发[2010]10号文件中关于首套及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的要求,并要求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对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因为具体认定细则并未统一,各银行关于二套的界定也各不相同,有的认房有的认贷,莫衷一是。

  周二傍晚,记者以“婚前男方已买过一套房、现在结婚了想以自己的名义再买一套房”为由,咨询了多家银行,希望了解这种情况究竟是算首套还是二套。在中国银行,记者得到的回答是:只要以家庭为单位,名下已经拥有了一套房,再买就算二套,银行会根据北京市房屋权属部门的记录严格放贷。可在另一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只要能提供房产证时间早于结婚证时间,可以计算为婚前财产,新买房依然可以按照第一套原则贷款。而有的银行则称,首套二套的判定,要看购房人之前有没有过贷款记录,若男方之前是全款买房的,组成新家庭后依然可以按首套贷款;若男方之前是贷款买房的,则这套房将被视为第二套。

  在“夫妻婚后共同申请过贷款买房、两人离异后无房户一方再买”,“之前贷款买的房已经出售、再申请贷款买房”等情形中,是按首套还是二套计算,不同银行给出的认定标准都不相同。“从我们合作的各银行来看,到目前为止,都还是根据银行征信系统来确认二套或者多套房,去权属系统查询房产的认房政策并未执行,而且产权系统、银行征信系统、民政系统目前并没有联网。”京城某家担保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北京中原地产的统计,目前购房贷款暂时依然以贷款次数为主,家庭房产数量暂未要求申报。

  执行方式也有四种

  不光究竟认房还是认贷,各大银行的口径并不完全相同,而且就连在贷款执行起点上,目前市场上也存在四种方式。凯盛经略的客服人员张小姐告诉记者,在贷款的执行起点上,一共存在以网签时间为准、以面签时间为准、以批贷时间为准和以放款时间为准四种方式。也就是说,即使有的购房人已经在银行完成了首套贷款的面签,可若此时二套房认定的细则出台,他的状况被视做二套,那么,在部分以批贷时间为准和以放款时间为准的银行,他仍将面临被提为二套房的风险。

  二套认定亟待统一

  在4月15日国十条新政出台前,北京对于二套房的界定标准一直是“是否利用贷款购买住房,且贷款是否已还清”的认贷标准;后来的新政规定:“实施差别化的信贷和税收政策,认房不认贷”。近日,楼市中又在传,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房的界定标准,已从“认贷”转变为“认房又认贷”。对此,记者咨询了多位业内专家,大家都指出,所谓认房又认贷,应该是指在房产权属系统无记录的情况下,银行再根据自身的征信系统查询,以防止因为历史数据缺失而给投资炒房者提供漏洞。但是,毕竟银行和权属部门、民政部门是两个系统,如果没有银监会和北京市联手出台二套房的确认规则,统一标准,严格信贷的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将大打折扣。赵莹莹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