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房景气指数上升 楼市是否回暖尚需观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国房景气指数上升 楼市是否回暖尚需观察
2009年06月11日 10:52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6月10日,与5月份物价数据一同发布的“1月至5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印证了楼市回暖的说法。与CPI、PPI继续告负形成鲜明反差的是,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4月份上涨0.6%,其中60个城市的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而价格下降的只有6个。

  除了价格这一关键指标外,成交量也是考察楼市冷暖的一个重要参考。国统局数据显示,1月至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6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商品房销售额11389亿元,同比增长45.3%。此外,5月份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5.94,也比4月份提高了1.18点。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现实面前,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近来土地成交市场的迅速升温。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的监测显示,进入6月份的第一周,全国20个重点城市共推出土地面积608万平方米,环比增加24%;成交土地面积17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4%。一时间,各地新“地王”纷纷涌现。前不久,富力地产以10.22亿元巨资抢得北京某地块,一度引起轩然大波。据测算,这块地楼面地价达每平方米15000多元,已超过最疯狂的2007年每平方米11000多元的价格。

  以上种种迹象似乎表明,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008年的调整之后,正在迅速走出低谷。

  实际上,从今年3月份以来,关于楼市小阳春的话题就引发了一轮争议,其分歧主要集中在“楼市究竟是全面回暖还是阶段性回暖”。对于持“全面回暖说”观点的人士来说,除了价格和成交量的持续走高这两项最重要指标外,宏观经济面的好转以及政府利好政策的出台也是支撑其论点的主要依据。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基于三方面原因,可以判断中国本轮房地产周期已经见底。首先是巨额的信贷投放恢复了市场信心。第二方面原因来自高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这使得中国经济的调整期较短,反映在房地产周期上也是如此——原本还处在调整期中途的房地产市场,在巨额信贷投放的作用下提前见底,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周期的调整时间和幅度都远小于先前的预期。第三个是我国居民资产选择范围十分狭窄。该分析师说,中国普通居民资产选择范围只能为存款、房子和证券投资。为了使资产保值,普通居民依然会将买房作为规避通胀风险的最佳选择。

  从政策面看,国家近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国务院研究开征物业税以及13年来首次下调商品房资本金比例。5月27日,国务院公布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调整结果,普通商品住房项目投资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从35%调低至20%,这是自1996年设立房地产项目资本金比例制度以来的首次调低,其中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下调15个百分点以后,已经恢复到1996年的水平。这一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给地产市场松绑”的新政,对于缓解当前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资金紧张局面,效果十分显著。相比之下,研究开征物业税则意在长远,其目的仍是促使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北京、哈尔滨和杭州等地先后加大了“救市”力度,如购房入户条件再放宽;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上限,享受利息补贴;加大廉租房供应,扩大廉租房申请标准等。以上措施的出台,对于楼市无疑起到“加温”的作用。

  尽管市场和政策面对于楼市全面回暖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撑,但仍然有一些专家对此持谨慎态度。在前几天举办的“2009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中国房地产投融资大会”上,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认为,近期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在一定幅度上回升,价格也有所上调,但是房地产开发目前仍然还在萎缩,土地开发、土地购置、新开工面积都还处在持续下降的过程当中,对GDP的贡献也在不断下降。在这些指标好转之前,尚不能判断楼市已全面回暖。国统局刚刚公布的最新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1月至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1.85亿平方米,增幅比1月至4月回落0.7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3.5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6.2%,降幅比1月至4月扩大0.6个百分点。另外,同期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98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6%;完成土地开发面积88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3%。

  有专家表示,没有实体经济作支撑,单纯由资产推动的楼市复苏,或许意味着新的泡沫风险。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