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牛钉”成为信念广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当“牛钉”成为信念广场
2009年12月09日 09:1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般说来,“钉子户”是被拆迁前的称谓,是“钉子”最后都会被拔掉,而美国这枚“钉子”没有被拔掉,开发商为这栋只有9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开出了几倍于市价的百万美元补偿,但房主就是不肯搬。开发商无权强拆她的房子,西雅图地方政府也没有帮忙的意思,最后开发商修改图纸,三面围着房主的小房子建起凹字形的五层商业大楼。房主去世后,“牛钉”被改造为一个项目,取名信念广场。(《南方都市报》12月8日) “牛钉”其实是我们特有的一个称谓,它更接近贬义,从这个称谓里我们读不出丝毫的敬佩,更像是在描述一类有碍社会和谐的负面现象,而西雅图的“牛钉”却让我们读出了正义、安全和自豪。对“牛钉”认识上的差别,决定了“牛钉”式的信念在我们这个社会没有生存的土壤。

  社会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通过合法、温和的方式妥善地解决矛盾;社会和谐也不是让公众鸦雀无声,而是让民意诉求充分表达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说,“牛钉”式的信念称得上是社会和谐的标志。因为“牛钉”式信念,正是充分表达的“民意”与开发商的“利益”、政府的“官意”进行充分博弈与必要妥协的结晶,它体现的是政府对公民合法财产的保护,是公权力对私权利的尊重,是“民意”和“官意”的平等沟通,而这不正是一个民主、和谐的现代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吗?

  但在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眼里,“牛钉”是对政府权威的挑衅,是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阻碍,是破坏社会和谐的“毒瘤”,更是影响政绩的负面因素。因此,“牛钉”无一不被粗暴地拔掉,不管是前几年的“重庆孤岛”还是最近的“自焚事件”,都反映了“牛钉”们的悲惨命运。“牛钉”被拔掉,开发商得到了巨大利益,一些地方政府得到了政绩,公众和社会得到了什么呢?公众得到的只有唏嘘感叹和不安全感,社会得到和谐了吗?通过暴力只能让公众噤声,掩盖矛盾却解决不了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也需要“牛钉”式的信念。不用非得人为制造一个西雅图式的信念广场,我们只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改变对“牛钉”的认识,“牛钉”不是破坏社会和谐的“毒瘤”,恰恰相反,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级级石阶,每跨上一级石阶都标志着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又向上迈进了一步,每一起“牛钉”事件的妥善解决都是为社会贴上一张写着“和谐”的标签。

  二是要改变对“牛钉”的处理方式,“牛钉”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的不是暴力,而是开发商和一些地方政府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尊重,以及耐心细致的沟通。暴力拆迁拆掉了房子,也拆掉了公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念、对政府的信任和内心的安全感,这是绝对要不得的。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修订《拆迁条例》,这值得欣喜和期待。通过立法上的努力理顺公民、政府和开发商三者间的关系,理顺拆迁的正当程序,有利于暴力拆迁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牛钉”式信念的出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南连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