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刨根问底”保障性住房就无“保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不“刨根问底”保障性住房就无“保障”
2010年04月12日 11:29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深圳市第二次保障性住房初审合格家庭(单身居民)公示名单中,有记者根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全市通过保障房初审家庭中至少299户有成员在政府机构工作,有些家庭甚至不止一个是政府机构人员。还有不少人家住豪宅(4月9日中国网)。

  何谓保障性住房?在看到新闻时,不禁要对保障性住房的含义产生根本质疑。顾名思义,保障性住房就是针对社会中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性住房,何以高居幸福感榜首的公务员,何以那些在豪宅中栖息的公务员群体,也要分一杯羹,也可以获得这种旨在保护弱者的待遇呢?显然,这样的情形是让人不能接受的。所以,在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之后,就发现了这个最大的新闻价值点,同时也是最容易让人对保障性住房及其审查产生质疑的点。

  如果事实真如记者观察的那样,出现住保障性住房开豪华车的新闻,也就有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当然,事实到底怎样还在调查中,相关部门的解释是:政府人员来申请保障性住房的,多是收入2000元左右的临时工;而至于为何有申请者身居豪宅中,原因则是他们寄居在亲戚朋友家中。这样的理由似乎是可以成立的,如果是临时工,的确收入较低,成为被保障对象也就无可厚非,而如果真的是寄居在亲戚朋友家中,那么就算住得再豪华也与申请人本身无关。这样的解释岂不是撇清了关系,证明了申请对象的合格?

  问题是,如何保证通过申请的疑似公务员,只是机关的临时工?那些住在豪宅中又申请保障性住房的人,也的确只是寄住?连有的初审负责人也承认:不敢保证没有人隐瞒财产情况。因为,“在受理过程,身份不好核实,主要根据申报者自己申明不是公务员,同时派人入户调查,让申报者填相应表格。”如果这个过程中有个别人能够利用关系开出假证明,而且觉悟也没有高到如实填写信息,是否也就意味着出现了不该通过者获得了通过呢?我们当然相信每一个人都是诚信的,但是,在现实利益的诱惑下,我们同样也应该明白人性可能的变化。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直接关系到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公信力,关系到分配者的公共形象,即使在通过审核的名单中出现的只是个别的不相符者,也会让人对此政策产生根本性的怀疑,这是人们的认知思维和习惯。所以,即使审查的对象是庞杂的,审查的工作不可能做到每一个都详细追查,但是当看到名单中存在疑点时,预料到名单可能引起争议时,就一定要发扬“刨根问底”的精神,对疑问与疑点进行详细的调查,用更具体和权威的信息来证明其是真还是伪。

  在新闻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有负责人记下了记者提供的线索,表示进行调查。这样的举动可以看成是一种积极的作为,但同时也需要问一句,记者的敏感是不是真的有过人之处?其实,记者只是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发现了反常的看点而已。就算没有如同记者一样的新闻敏感,对反常看点的把握也应该是具有的———保障性住房的申请者中有住豪宅的公务员,这是多么难以接受的事实,必须有详细的信息进行说明。

  因此,在保障性住房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时,审核者应该发扬“刨根问底”的精神,对存在问题的申请者进行彻底调查,并对可能存在的弄虚作假者进行严肃处理。只有让投机取巧者获得应有的处罚,保障性住房才能保持“纯洁”。(乾羽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