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XX”获奖折射问题楼盘背后的“造势”利益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楼XX”获奖折射问题楼盘背后的“造势”利益链
2009年12月25日 12:40 来源:半月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因住宅质量问题屡遭投诉的南京江北一住宅小区,竟然获得了官方的省级优秀住宅大奖。小区业主听到消息“大吃一惊”,斥责该奖太离谱。开发商喜滋滋领走了奖牌,却在第二天被告知奖项取消。一场荒唐闹剧就此草草收场。

  然而半月谈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仅这个问题楼盘拿过不止一个奖,类似的一幕也在无锡、北京、上海等地多次上演,问题楼盘背后的“造势”利益链不时浮上台面。当明收暗敛成了相关环节通行的潜规则,一双双或明或暗的利益推手只会将百姓的安居梦越推越远。

  越是问题楼盘越热衷评奖“造势”

  南京市民吴贤银最近很郁闷,刚刚住进不到一年的新房竟然成了“楼歪歪”,被权威部门鉴定为“倾斜程度已经超过了安全警戒线”,一家三口必须搬出来找个地方落脚等待开发商纠偏。更倒霉的是,吴贤银一家兄弟姐妹4个全都是这幢“歪楼”的业主,这意味着他没有亲戚可以投靠。

  就在为租房奔忙的时候,吴贤银在《南京晨报》上读到这样一则新闻《真无语了,江北“楼歪歪”获“江苏优秀住宅”奖》,说的正是他所住小区——山水云房。报道称:“11月21日,在第六届‘江苏优秀住宅’颁奖典礼上,有‘楼歪歪’之称的山水云房花园小区被评为‘江苏优秀住宅’。在中国房地产协会、住建部等多部门负责人的注目下,山水云房的开发商喜滋滋地捧走了奖杯。”

  “我的反应就是大吃一惊,觉得被人耍了。”吴贤银说:“这么大的一幢歪楼摆在这里,81户人家都搬出来了,还能评上优秀?真无语了!”

  社会舆论并没有“无语”,口诛笔伐之间,“江苏优秀住宅”奖和评委机构被斥为“奖歪歪”、“评歪歪”。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出现,就在山水云房的开发商领走奖牌的第二天,江苏省建设厅住宅与房地产业促进中心发布了《关于取消“山水云房花园”项目第六届“江苏优秀住宅”优秀奖称号的声明》。声明称:我中心接群众投诉,由南京澳林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山水云房花园”小区建筑质量存在隐患,为维护“江苏优秀住宅”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经研究决定取消由南京澳林地产有限公司报送的“山水云房花园”项目第六届“江苏优秀住宅”优秀奖称号。

  就在江北“楼歪歪”获奖事件逐渐平息时,12月4日《扬子晚报》一篇报道又将此类问题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该报道曝光无锡一个楼板厚度仅有5厘米的“楼薄薄”,此前却曾获得由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主办的2003年全国人居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综合大奖。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各地获奖的“楼氏兄弟”着实不少。2009年9月6日《新京报》报道,北京首个“两限房”瑞旗家园出现“墙酥酥”,所在楼盘却曾获“长城杯”质量金奖。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上海那幢轰然倒地的“楼脆脆”——莲花河畔景苑,据报也曾是个获奖项目。

  而此次引发关注的“楼歪歪”其实拿的也不止“江苏优秀住宅”一个奖,此前还有中国品牌协会等机构以及多家媒体颁发的中国房地产品牌“南京总评榜最佳人居环境典范社区”、“2007年南京最佳建筑规划设计奖”、“2007年南京最佳生态建筑奖”、“2008年奥运中国未来十年最具投资价值地产奖”等多项大奖花落于此。

  怪象背后几多利益推手

  在一个个问题楼盘获奖风波中,“灰色利益链”屡被提及。一次次挑战诚信底线的造势炒作背后,究竟有哪些利益推手在推波助澜?

  半月谈记者最近随机走访了几家楼盘,几乎在每个售楼中心都看到模型沙盘旁边悬挂、陈列着若干个奖牌或奖杯。“XX年度最佳楼盘”、“XX年度最佳建筑规划设计奖”、“XX品牌地产项目”……名目繁多,不一而足。评奖单位既有相关房地产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也有各类媒体。

  “现在干干净净的评奖很难找了,大多数都沦为了房地产营销的工具。”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无奈表示,会、展、节、奖是经常被房地产行业采用的几种商业活动手段,尤其是“奖”,更是受到主办方和参与方的青睐。过去的评奖活动主要是由房地产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作为发起方,其目的在于通过推选优秀产品,活跃行业交流和相互学习,推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成熟。但如今,地产界变得鱼龙混杂,牟利手段可谓花样百出。

  南京“楼歪歪”获奖事件中被曝光的“征评费用”算是一种比较“显性”的盈利方式。已经连续举办6年的“江苏优秀住宅”评比活动是一项官方评比活动,主办方是江苏省建设厅住宅与房地产业促进中心。“征评费用”也一直白纸黑字地明确写在征评活动的通知中。在苏房网发布的苏建住(2009)1号文件中明确:“《江苏优秀住宅》征评将收取一定的费用,主要用于活动组织,网络媒体宣传,专家评审,奖牌制作,图集出版,专栏展示等。费用由征评办公室统一收取。”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笔“征评费用”大约在5万元至10万元之间。

  另一种更为常见的,则是由媒体机构主导的“隐性”模式。据南京某媒体从事房产报道的记者透露,房地产广告市场利润丰厚,往往占一家报纸广告收入的1/3,甚至一半以上。“相当于报纸运营就指着他们活了。所以你看我们的房产新闻大多数不是广告就是‘软文’,每到年底还要挖空心思设计评奖活动。当然条件都是下面谈好了的,获奖的开发商也就心照不宣地投上半个版、一个版的广告”。

  在奖项如此“唾手可得”的情况下,开发商为了提高楼盘知名度,促进销售,自然乐意花上几笔钱财在几家媒体同时造势,对有关部门举行的评比活动更是乐此不疲。一方要名,两方得钱,三者合作无间,互惠互利。而在这条名利构成的利益链上,购房者的利益被无情地忽视了。

  还社会评价体系以公信

  早在2002年7月,建设部就曾下发《关于坚决制止房地产市场各种乱评比活动的通知》,要求对在房地产广告中出现乱评比、乱排序等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内容的进行严肃查处,并明确提出“针对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项目和房地产管理部门的各类评比活动,一律不得收费或变相收费”。全国各省市也曾陆续就此进行过整顿。那么,畸形评奖为何屡禁不止呢?

  南京网尚房地产研究机构负责人胡光辉分析,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业内对于究竟什么是好房子缺乏标准,是看位置,看地段,看户型,看环境,还是看升值空间,没有定论。因此才会产生名目繁多的奖项颁发给不同特点的楼盘。但归根结底,有权评价一个楼盘是否优秀的只有住在里面的业主。

  另外,受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影响,国民经济结构中一些主体行业的利润不同程度下滑,房地产业却在救市政策等种种因素的刺激下,逆转直上“站上历史新高点”,也因此成为多方觊觎的肥肉。

  骗人的假评选固然可恨,但查处起来并不难。影响大、危害深的往往是那些由权威机构、部门,以及代表着公信力的媒体所从事的评价评选。还社会评价体系以公信,整顿、取缔假评选固然重要,破除种种潜规则,用制度建设、法律监督来约束、规范有资质的评价评选,更为紧迫。(本刊记者 蒋芳)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