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是涨还是跌?哈继铭隆国强“互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房价是涨还是跌?哈继铭隆国强“互掐”

2010年06月25日 09:5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前日,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隆国强,在清华大学的经济论坛上上演了一场“唇枪舌剑”,经济学界的两大高手就中国经济的宏观问题各抒己见,就楼市问题和通胀问题进行了相关辩论。两人观点针锋相对,各有道理,听得众多经济人士云里雾里,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更加迷惑。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年初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判断:“2010年是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两大经济界的一流高手的判断尚且如此,彰显“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此言不虚。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

  楼市还会走高通胀可能极小

  房价已经很贵,一定还会再涨

  “传统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生3-5个儿子,而计划生育国策让这薄弱的保障体系破灭了,却没有建立让人放心的补偿机制。存款会遭遇负利率,炒股太容易被套牢,于是许多人把买房当成了买养老金。这构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未必是炒作需求。”昨天,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对中国房市前景直言不讳:“中国房价已经很贵,但一定还会再涨,这主要由人口结构决定的。第一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目前处于中老年(50-60岁),他们购买能力相对比较强,同时,他们拼命买房也是因为中国的社保体系太乏力,加之没有广阔的投资渠道,所以把买房作为养老金来储蓄。而第二代婴儿潮也面临买房的需要,且需求强烈。因为这代人没有像上代人有福利房,故面临结婚成家的需求时只能选择买房,但大多数需要依靠(岳)父母的财力。所以,中国现在实际上是三个家庭买一套房,而这种情况举世皆无,房地产市场怎么会崩盘?”

  中国至少还要再造4倍的房子

  哈继铭还补充说,中国的城市化或者说大城市化进程也令未来房价并无更多降价空间。他援引了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商品房人均居住面积为26平方米,而如果城市化进一步推进,这一数据将会减缩为人均7平方米。他因此判断:从潜在需求说,中国至少还要再造4倍的房子。

  另外,哈继铭还对记者表示,分析楼市,必须看透远景,避免无谓期待,虽然房地产的信贷政策正在步步趋紧,但中国目前的住房房贷仅占GDP的10%,比率和其他经济体相比显然太过偏低,即使像日本等高储蓄率的国家这一数据也高达40%。从这一指标分析,中国房地产还将拥有强劲涨势。

  经济即将放缓,大面积通胀可能小

  哈继铭坚持,目前政策不至于使房地产走势出现拐点性的变化。有趣的是,他还指出目前严厉的调控,地方政府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传统的城市经营链条可能会面临断裂,而中央政府有义务替地方政府构想新的融资渠道。他还提醒说,同时也应放宽民营经济的行业管制,把社会游离资金的疏导和打压房地产炒作结合起来。中国政府目前拉动发展的三驾马车,一是房地产,二是出口,三是刺激经济政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正持续走弱,而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亦力有尽时,而房地产受短期调控影响,因此中国经济即将放缓。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关联度如此之高,全世界都在通缩之际,中国出现大面积通胀,可能性亦极小。

  此轮劳动力涨价是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

  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劳动力涨价是必然趋势,但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认为,成本上升趋势虽是定局,但目前这一轮的劳动力涨价更多是临时的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

  他说,2009年一季度出现的大量农民工返乡潮,当时的经济增长不过6.1%,出口和房地产都低迷,可是返乡的农民工仍然能够找到临时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岗位极大比例都由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提供,此轮由南而北的农民工张薪,让人担心中国已经失去用低价劳动力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这都是临时的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长期不利因素。但他相信,4万亿的经济刺激能量基本释放完毕之后,劳动力市场会宽松一些,更多的人会浮现在市场上寻找工作。

  房价已经很贵,一定还会再涨

  “传统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生3-5个儿子,而计划生育国策让这薄弱的保障体系破灭了,却没有建立让人放心的补偿机制。存款会遭遇负利率,炒股太容易被套牢,于是许多人把买房当成了买养老金。这构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未必是炒作需求。”昨天,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对中国房市前景直言不讳:“中国房价已经很贵,但一定还会再涨,这主要由人口结构决定的。第一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目前处于中老年(50-60岁),他们购买能力相对比较强,同时,他们拼命买房也是因为中国的社保体系太乏力,加之没有广阔的投资渠道,所以把买房作为养老金来储蓄。而第二代婴儿潮也面临买房的需要,且需求强烈。因为这代人没有像上代人有福利房,故面临结婚成家的需求时只能选择买房,但大多数需要依靠(岳)父母的财力。所以,中国现在实际上是三个家庭买一套房,而这种情况举世皆无,房地产市场怎么会崩盘?”

  中国至少还要再造4倍的房子

  哈继铭还补充说,中国的城市化或者说大城市化进程也令未来房价并无更多降价空间。他援引了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商品房人均居住面积为26平方米,而如果城市化进一步推进,这一数据将会减缩为人均7平方米。他因此判断:从潜在需求说,中国至少还要再造4倍的房子。

  另外,哈继铭还对记者表示,分析楼市,必须看透远景,避免无谓期待,虽然房地产的信贷政策正在步步趋紧,但中国目前的住房房贷仅占GDP的10%,比率和其他经济体相比显然太过偏低,即使像日本等高储蓄率的国家这一数据也高达40%。从这一指标分析,中国房地产还将拥有强劲涨势。

  经济即将放缓,大面积通胀可能小

  哈继铭坚持,目前政策不至于使房地产走势出现拐点性的变化。有趣的是,他还指出目前严厉的调控,地方政府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传统的城市经营链条可能会面临断裂,而中央政府有义务替地方政府构想新的融资渠道。他还提醒说,同时也应放宽民营经济的行业管制,把社会游离资金的疏导和打压房地产炒作结合起来。中国政府目前拉动发展的三驾马车,一是房地产,二是出口,三是刺激经济政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正持续走弱,而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亦力有尽时,而房地产受短期调控影响,因此中国经济即将放缓。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关联度如此之高,全世界都在通缩之际,中国出现大面积通胀,可能性亦极小。

  此轮劳动力涨价是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

  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劳动力涨价是必然趋势,但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认为,成本上升趋势虽是定局,但目前这一轮的劳动力涨价更多是临时的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

  他说,2009年一季度出现的大量农民工返乡潮,当时的经济增长不过6.1%,出口和房地产都低迷,可是返乡的农民工仍然能够找到临时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岗位极大比例都由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提供,此轮由南而北的农民工张薪,让人担心中国已经失去用低价劳动力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这都是临时的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长期不利因素。但他相信,4万亿的经济刺激能量基本释放完毕之后,劳动力市场会宽松一些,更多的人会浮现在市场上寻找工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隆国强:

  楼市将明显下跌流动性泛滥导致泡沫

  再过两到三个季度一线城市楼价明显下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隆国强并不认同哈继铭的判断,他表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结论更偏向于再过两到三个季度,预计社会将会看到相当幅度的房价下跌。隆国强说,我们必须看到,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前,东京湾的不动产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而目前美国最贵地段最好房子的价格也不过是北京郊区房价的三分之一,覆局未远,前车可鉴。房价调控政策“国十条”出台之后,因为翘尾因素的影响,房价环比还在增长,但对此的基本判断是政策效益的释放正处于第一阶段,其一大标志是价格相对坚挺,但成交量缩减。估计国内房地产在两到三个季度以后,一线城市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房价下跌。

  流动性寻找出路,某些产业将现泡沫

  隆国强认为,一般人都将中国大城市居民“要么买房,要么饿死”的尴尬处境归咎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地方政府的利益绑架,甚至房地产商的捂盘惜售。但他觉得,研究者和消费者更应该看到,在房地产市场中体现重要影响力的流动性问题。在前一阶段,我国采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以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一度令股市上冲至6000多点。但股市泡沫破灭之后,房价即直线攀升,接着国家又密集出台针对房市的调控政策,逻辑环环相扣的整个过程中,流动性像水一样,到处寻找出口,而值得关注探讨的是,流动性从房市被挤出之后,又将会流向哪些产业。隆国强说,我们当然可以幻想,这大量释放的流动性,会被央行回收,或者指望时间换空间,中国经济增长自动吸收了这些流动性,但这两种可能均微乎其微。他还笑言,目前大蒜涨价,邮票市场的异常火热等等迹象,也许正有趣地表征了流动性正左冲右突寻找新的容身之地。他警告说,中国某些产业未来可能会面临畸形的泡沫式发展。

  本报驻京记者王雨吟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