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用地让“沉重”的土地焕发活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集约用地让“沉重”的土地焕发活力

2010年06月25日 09:09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企的房价,使得我国土地市场中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备受关注,无论是“地王”的频出还是土地流拍都会成为焦点热议街头。而一些以土地生财的地方政府为“举高”其GDP肆意侵占耕地,给国家的均衡发展带来了隐患。承载着13亿人口的土地该如何合理利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必解之题。在我国第20个全国土地日“6·25”来临之际,“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方式转变、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土地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具有全局性影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资源资产与市场研究室主任吕宾说,当前土地资源高度稀缺和土地资本化红利逐步开启,更凸显其对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不可替代作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土地成了重要的推动器。然而,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土地资源利用也日益暴露出许多问题。

  土地的粗放利用,使挤占耕地的现象履履发生,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的“囤地”现象又使许多土地闲置。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约有1万公顷房地产闲置土地。据对400个城市的调查,城市建成区闲置土地占建成区面积的1/4,工业用地存在容积率低、占而不用现象。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地价也在不断上涨,土地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提款机”。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房地产,依赖土地财政,更重要的是提升企业的创造力。当前我国土地财政模式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因此,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城镇土地低效利用与我国发展阶段特征有关,但利益失衡、管理调控政策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各种因素,包括现行土地税费政策,导致个人或企业的土地保有成本较低,从而也催生了土地投机行为的产生。比如“囤地”现象的屡禁不止,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国节约集约用地。

  相对于浪费和粗放用地,节约集约用地不仅要求节约用地,更要求集约用地,即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此外,还要求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然而,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不容我们放松片刻,推进集约用地,必须加大力度。专家建议,一方面要从减少土地利用的绝对数量入手,这就需要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土地从根本上的节约利用提供有效帮助;另一方面,从增加土地利用的相对数量入手,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此外,任何时候不能放松耕地保护“红线”,避免耕地的大量减少。

  尤为值得强调的是,以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关键问题在于建立长效机制,让各方能够自觉地节约集约用地,保护和利用好土地。

  在推动节约集约用地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改革体制性因素的重要性。吕宾认为,以土地、矿产等为主的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低,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未能充分反映其稀缺性和市场供求状况,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体制因素,深化土地等资源和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

  这就要求我们在土地供应和利用方式的探索上下工夫。吕宾认为,要深化土地供应和利用方式改革,要以土地市场配置为方向,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加大“农地流转”为着力点,逐步放开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而当前依然高位运行的房价,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供需问题,反映到土地市场,也要求从供需入手,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土地供应市场。因此,当前关于“农地流转”,可以说是人们争论的一大热点,即使一些地方上的探索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问题还面临着诸多难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能解决。看来,体制性因素的消除,面临着不小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论面临着何种问题,推动集约用地,让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推动我国经济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因此,如何加大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更加关键,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记者 庞东梅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