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迁房"墙裂裂" 最宽裂缝两房间能"透视"(组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动迁房"墙裂裂" 最宽裂缝两房间能"透视"(组图)
2009年12月03日 10:13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图片来源:上海青年报 记者 马骏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0年前,李先生花8万元买了普陀区白丽路紫藤苑一套动迁房,本以为这8万元可以给一家人带来一个安居的场所。岂料,自入住两年后,房屋开始裂开,并愈演愈烈,尽管物业多次维修,但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几乎每面墙、每块地面都有裂缝,且宽度都有好几厘米。无奈,一个月前,李先生一家在附近租了一间房屋,当上了租客一族。

  钱先峰

  【读者反映】

  房屋入住才两年便开裂

  “我们原先是住在两湾城那边的,后来动迁了,我就拿了动迁款在这里买了房子。”李先生的房子位于白丽路701弄紫藤苑小区的34号,底楼的房子,两室户,面积54平方米。李先生说买在这里的原因是考虑周边的配套设施还可以,今后孩子上学读书也比较方便。

  2001年,也就是房子买了两年后,李先生发现主卧的屋顶上开始有裂缝出现,并有石灰往下掉,于是李先生向小区物业反映,物业公司也随即派人进行修补、粉刷墙面,房子看上去又没“问题”了。

  但过了3年,裂缝又出现了,而且不仅是墙面,连地面都有裂缝出现。李先生又向物业求救,这次,物业还是派人来了,并将裂缝处修补好。

  2006年,李先生打算将放在厨房间的冰箱移个位置,但当将冰箱移开后,李先生发现冰箱下面的水泥地上,已经有一条2厘米宽的裂缝。于是,李先生再向物业反映,相关的检测单位也上门进行检测。

  “物业经理告诉我,房屋没有质量问题,也没有危险,只要再进行修补,就没问题了。”李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是由同济大学的房屋检测单位来检测的,但检测报告自己从没看过,因此,在此之后,李先生不再让物业来进行维修,而房屋的开裂处一天天在“长大”。

  上个月,家中的开裂处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再加上听闻松江发生地震的消息,李先生更担心房屋不知哪天会倒下,就在附近找了房子,打算临时过渡一下。

  有房人无奈当起租房客

  “你可能不会感受到,睡在这样的房屋内,心里有多么惧怕。”李先生说,夫妇在小区边开了一家杂货店,由于10岁的儿子身染重疾,体质非常弱,需要24小时开空调,而原来的住房虽然位于一楼,但采光不错,因此也不打算往其他地方搬。尽管有时候晚上都会听到房屋在发出开裂的响声,心里非常害怕,但为了孩子,还是忍了下来。

  “我们已经为孩子的治疗花费了30多万元,而且还要治疗下去,实在没多余的钱去租房或买房。”李先生说,房屋开裂最严重的这两年时间内,夫妻俩晚上几乎睡不着觉,生怕有什么意外,为此,妻子患上了高血压,而这次搬出去,实在是因为听到松江发生了小地震,怕这里也发生震动,所以一家人咬牙搬了出来。“800块钱一个月,没有空调的房间,我真怕儿子会吃不消。”李先生说。

  李先生告诉记者,两年来,他不断地向有关部门反映,但迟迟未能得到解决。现在只是想要一个房屋检测结果,也好让自己安心。“如果检测结果出来房屋安全,给我修修补补,我也会去住的,我并没有要求更多。”

  【记者探访】

  最宽裂缝两房间能“透视”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李先生的这套住房,刚踏入房门,便被厨房间的墙面所“吸引”,该墙面的石灰层已经剥离,露出了一大片红色的砖块,各个砖块的连接处,已严重开裂,李先生用手指插入其中一处裂缝,显得轻而易举,四根手指几乎可以全部没入墙面。

  墙面与地面的连接处,也是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李先生指着墙角处的一处裂缝告诉记者,这道裂缝是这几天才新出来的,两天时间,口子已经有一厘米宽了。

  随后,记者又在住房的两个卧房和卫生间发现,无论是地面还是墙壁,裂缝处的宽度和密度,都能令人产生目瞪口呆的感觉,更可笑的是,卫生间一面墙上的裂缝处,甚至能看到外面透进来的光。而记者站在北房间内,透过墙壁上的裂缝,竟能看到另外一个房间的人。

  “几乎每个房屋构件都有裂缝,这样的房屋比危房还恐怖。”李先生说,现在这套房屋的用处,只能是用来当仓库了。

  而紧挨着李先生家住房的周阿婆家,卫生间和厨房间以及卧室内,也有多处裂缝。

  【部门回应】

  检测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记者随后从物业公司了解到,昨天上午,普陀区房地局相关部门以及辖区镇房地办、物业公司等正好就此事召开了协调会。

  “我们打算请同济大学的检测部门来对房屋进行检测,然后再做进一步处理。”普陀区房地局修缮科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正在对上午的协调会进行形成会议纪要,然后再请示相关部门,并落实好相关费用。

  该工作人员表示,所有的工作都要按程序操作,落实好检测费用后,检测也可能会需要几个月时间,然后再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