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能否降房价虚火 一二线城市"调控"南辕北辙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政策能否降房价虚火 一二线城市"调控"南辕北辙 (2)
2010年01月13日 08:0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调控效果仍需观察

  对于地方政府出台的种种政策,业内评价不一。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表示,深圳市严查捂盘在操作中存在难度,对捂盘惜售定性存在法律障碍,查处捂盘惜售与行政干预过度之间很难平衡。

  而对于认筹和收取诚意金,深圳有开发商指出,如何界定无证认筹也是个难题,现在开发商卖楼认筹,不再直接收钱,而是与银行合作,客户缴纳的诚意金都存在银行账户里。客户根本不用担心开发商因资金紧张,收钱来缓解压力,主管部门也无法判定开发商无证认筹收钱。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此前曾在报告中承认,今年房价高涨,与开发商囤积房源、捂盘惜售也有关系。但迄今为止,未见到主管部门对此做出任何说明。其实,深圳一直规定楼盘拿到预售证之后10天内必须发售。但2009年大部分开发商都采取分批推盘策略,大多数楼盘开盘都在3次以上,甚至有的达到了9次,不同程度地存在捂盘嫌疑。2009年上半年,深圳在售的54个楼盘,有近30个拿证到发售的时间超过了10天。

  深圳中原地产研究部则表示,这一系列政策对市场可能短期内有影响,但决定房价走势的还是信贷政策和利率环境,需要持续观察。

  而在刚刚举行的“中国地产新视角高峰论坛”上,金地、首创、万科等开发商都集体回应地产调控,坦言对楼市政策仍然乐观。金地相关负责人称,2010年开发商“不差钱”仍会持续,因为流动性没有很快地消失,老百姓对未来预期的调整也不会那么剧烈,所以房地产行业是可以持续发展的。而且,今年开发商资金充裕,没有“降价卖房”的动力。从近期一些开发企业拿地的状态来看,也表现出对市场的乐观。

  而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坦言,无论情况怎么变,开发商希望的是“今年的地价、房价都要稳定,出现一个趋稳的状态”。

  土地财政应弱化

  近期,中央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各级地方政府随即因地制宜制定配套和细化措施。总体而言,各地政策中,遏制高房价的有力实际措施并不多见;且具体执行留有很大回旋余地。

  业内人士指出,受制于“土地财政”,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利益共谋”。中央对地产的调控政策最终要见效,尚需弱化“土地财政”这一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模式,建立能保障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机制;否则,调控可能演变成“空调”。

  现在,市场对国务院提出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目标,既有希望也有担忧。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对之风,常常会使房地产调控“无功而返”,2006年后两度大规模房地产调控便是前车之鉴。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财政收入模式。只要“土地财政”依然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那么,依托地方政府落实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最终可能会走样。

  2009年,全国土地市场交易异常活跃,排在前20位的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高达8019亿,同比增加160%,多数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到30%-45%。

  以北京为例,2009年通过招拍挂方式成交的各类土地达247宗,成交金额达928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45.9%。2009年,北京新房交易额占同期GDP的60%以上。在2009年超额完成1000亿元土地储备计划后,北京市将继续执行新一轮“千亿元土地储备开发”,预计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4500公顷可上市住宅用地的土地储备,相当于北京近3年来的实际供地量。

  显然,土地收入和房地产业相关税收是地方财政的主要“口粮”之一,房地产市场降温、趋冷并不是地方政府所希望的。2008年楼市萧条,多数土地流拍,使得地方政府收入锐减,经济发展也明显放缓。市场转暖后,为了GDP考核目标,为了当地社会发展,地方政府急需大量资金“干实事”。利用手中掌握的土地获取资金,便成了地方政府最便捷的生财之道。而鉴于高房价会推高土地价格,地方政府理所当然希望维持高房价,从而获得更多的土地出让金。

  地方政府通过供地给开发商大量套取银行资金,开发商以土地抵押的负债不断膨胀。一旦市场趋势性下跌,资产缩水就会引发债务偿付危机。更重要的是,土地开发愈演愈烈,会造成房地产供应过剩,而房地产过剩的本质是金融产品过剩,其后果便是类似于美国次贷的金融危机。这一风险值得高度警惕。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