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日本地价回升之光转瞬即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专家:日本地价回升之光转瞬即逝
2009年04月10日 10:5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由于前几年日本经济出现了企稳势头,地价一度出现了可喜的回升势头,势头最强劲的地块居然升幅达30%至40%,历经泡沫破灭连续十多年跌跌不休的房地产商对此深受鼓舞,以为终于走出了漫长的隧道,望见了期待已久的光明。谁知这次疲软的回升就像是火柴所划出的光亮,转瞬就熄灭了。

  日本国土交通省3月23日公布了今年1月1日的全国地价。无论是住宅地块还是商业地段,在止跌回升两年后再度急转直下。在全国被调查的27922个地块中,与上年相比地价呈上升走势的仅为可怜的23个,还不到1%。!这是日本于1970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跌势最惨烈的一次。即便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衰退期,局势也不致如此惨淡。无论从范围来看还是就深度而言,这次下跌均是以往所不可同日而语的。

  据日本官方公布的数据,在这次调查中,住房地块的降幅为3.2%,而商业地块的下滑幅度达4.7%。与工厂用地等加在一起,所有地块的下降幅度为3.5%。在2007年地价曾出现大幅度上扬的东京、大阪和名古屋这三大城市的商业地段,这次全军尽墨,没有1个地块是上升的!东京市中心的一块住房地块,去年涨幅为30.6%,而今年得出的数据为下跌16.3%!同样,去年出现33.3%的惊人上涨势头的一个商业地块,今年下滑16%。前不久还像过江之鲫般蜂拥而至的投资商,转眼间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变得无影无踪,丢下开发商在那里叫苦连天。

  由于丰田汽车公司总部就在名古屋附近,过去几年名古屋地区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该市最著名的商业地块,前年和去年的涨幅分别达45.1%和38.6%,全市地价的平均涨幅连续两年达16%。以至一度那里不论地段和项目大小,只要是在名古屋动土,根本不愁没有投资商。然而名古屋这次却成为地价下跌的领头羊,全市地价的平均降幅为9.1%。在全国跌幅最大的10个地块中,有9个都集中在名古屋。不少大型建设项目,竣工之日就是巨亏开始之时。在繁华商业街。一些新建成的商业楼宇十室九空。如此高企的空置率,哪怕开发商资金实力再雄厚,也难以为继。在三大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区,无论是住房板块还是商业板块,其下跌幅度均大于往年,自泡沫破灭以来,这已连跌17年了。

  显而易见,由于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为安全计,外资相继从日本撤离,以至日本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失血”严重。三四年前,因日本的不动产市场价位相对低于欧美,所以欧美资金曾蜂拥入市,大量购买不动产,从而推动了市场的抬升。可危机信号一出现,那些投资者就像是一群惊弓之鸟,瞬间就出现了退市大潮。与此同时,由于消费者对未来无法看好,尽可能推迟购房,住房空置率急剧上升,由此也对地价形成强劲打压。另外,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纷纷搬出繁华地段转而青睐房租较为低廉的办公楼,也对房地产商很具有杀伤力。而在节骨眼上,银行又大幅减少了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从而使房地产企业雪上加霜,加快了地价的下跌。

  地价的再度走低,对房地产企业造成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进入今年以来,日本房地产行业是一片风雨飘摇,连一些堪称“航母企业”的主要房地产公司,也相继传出资不抵债传闻,纷纷申请破产。这些企业本来看好经济增长前景,从投资商那里筹集了大量资金,拿了许多地块,本准备大干一场,在项目建成后通过收取房租或转让获益,这是不动产基金运作的基本架构。在不动产处于牛市的时候,资金会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开发商手中。孰料好景不长,经济形势风向变化如此之快,实在令人无所适从,如今他们捏在手上的根本不是什么“金娃娃”,而是一个个无法出手的“烫山芋”。因为无论房地产商怎么做好“壮士断腕”的思想准备,房价再低也很难找到接盘。随着经济形势不断恶化,今后日本各地的住房和办公室空置率无疑会进一步上升,这显然会使房地产企业的日子更加艰难。

  殷鉴不远。就在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由于房地产的领跌,导致了猛烈的物价跌势,从而形成长期的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严重乏力,从而使日本出现了“失去的十年”。如今刚刚稍微喘了口气,却再度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20万亿日元的严峻局面,物价也重新呈现下行趋势。更加严重的是,一旦地价开始走低,企业和消费者就会产生其拥有的资产开始下跌的警号,就会本能地产生控制消费和投资的意识。而缺少这两大板块的支撑,将使日本经济的恢复更加遥遥无期。(陈鸿斌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编辑室主任)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