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楼市回暖”为何难解人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时评:“楼市回暖”为何难解人忧
2009年03月23日 08:57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期,关于楼市成交量上升、市场“回暖”消息,充斥各种媒体显要位置。

  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终于迎来一片繁荣复苏景象,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然而,从新闻背后网友的留言跟帖来看,不满、质疑的声音却较多。

  网友的担心,来自哪里?表面看源于他们对此轮房价降幅预期的落空,以及过高房价与自身收入不协调所引发的焦虑和不安。不过,从深层次因素看,却源于人们对房地产市场道德、秩序、制度的忧虑和担心。

  房地产商道德素养的缺失

  近些年,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但饱受的批评和质疑也最多,尤其是个别房地产商较为露骨的言论观点,如“房地产行业就该暴利”、“房价还要上涨二十年”等,更将房地产行业整体推至社会道德的审判台,使得房地产商集体形象沦陷。

  人们对房地产商的批判和质疑,或许有情绪化、非理性因素,但房地产商不顾民众感受、忘却企业职责,却是事实。福布斯等富豪排行榜上屡屡风光无限,社会慈善排行榜上却一再缺席;市场火热时,捂盘惜售、囤房炒房,推高房价;市场低迷时,抱团取暖、学做“猪坚强”;当前,楼市刚一回暖,就有开发商又迫不及待提价、涨价,开发商如此趋利,怎不令人担心?

  房地产市场秩序的不够规范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否则,会阻碍市场的良性发展。2007年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如此。2007年,中国楼市一片火爆,投资者、消费者热情高涨,结果市场投资炒作盛行、消费者跟风追涨成瘾、房价节节升高,整个市场充斥着一片喧嚣与浮躁。结果,一阵寒潮袭来,高潮退出裸泳者遍及沙滩。

  纵观此轮楼市的大起大落,外部因素是一方面,但内部秩序混乱无序、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却是关键。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好转,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刚性需求终将释放,中国楼市又会引来繁荣复苏之日,但重启之后,房价又将怎样?是否重复以往疯狂的历史?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地方楼市成交量回暖的背后,其实不乏开发商暗中炒作造市的“黑手”。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楼市秩序依旧不够规范有序之时,楼市的“回暖”自然令消费者担心、不安。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思路的延续  

  如何发展房地产市场,中央的思路非常明确,那就是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建立低、中、高三级市场体系,最终实现百姓“住有所居”的理想目标。

  然而,基于政绩和利益的考虑,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保障房上往往“精力不济”。最近,市场上关于取消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的杂音很多,一些地方政府也明确表示将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合二为一,有的地方甚至宣布暂停兴建经济适用房。然而,他们对于商品房建设的兴致很浓。道理很简单,商品房市场的繁荣能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收益。

  在土地财政思路未变,保障房建设又不力,在这种情形下,房地产市场回暖,房价必然又难改上升趋势,普通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如何解决,不能不引起关注。

  楼市果真“回暖”,这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但网友的担心也应引起重视。如何消除网友的安心,促使房地产商放弃“暴利思维”、重建社会道德形象固然重要,但地方政府加强市场监管、走出土地财政思路,切实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这样,经历一番寒潮洗礼的中国的楼市才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吴定平)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