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建设三问:盖房子还是发补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廉租房建设三问:盖房子还是发补贴?
2009年07月09日 08:52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廉租房是我国当前住房保障体系的基石,今后3年以改善民生和拉动内需为目的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中,我国将通过廉租房制度解决747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在廉租房建设进入快车道的背景下,保障思路有何变化?就保障方式的一些关键分歧,各地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一些长期困扰廉租房建设的瓶颈,有没有更多解决办法?记者近日在北京、青岛、厦门、武汉、重庆等多个城市进行了调查——

  ①盖房子还是发补贴?

  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各有利弊,究竟哪种应成为廉租房的主要保障方式,争论由来已久?在当前改善民生与应对危机保增长的双重目标下,天平逐渐倾向前者

  □房源难寻,实物配租渐成主流

  青岛市市北区与四方区的交界处,6幢“筒子楼”改造成的廉租房小区,盲人杨敬斌一家三口和另外430户低保家庭已在这生活了两年多。

  “我们以前领过一阵子补贴,每个月大约有三四百元,一直没租到合适的房子,搬了好几次家。”杨敬斌说。现在住的43平方米的一室一厅,每个月只要交46元房租。住在现在的房子里,我们心里很安稳。

  从租金补贴为主,到实物配租为主,在青岛市为期3年的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廉租房的保障方式做出了明显调整。

  2008年,青岛市市内四区通过实物配租的方式,解决了9400多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约占3年规划保障总量3.5万户的27%。2009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12900户,实物配租率将达到64%。

  青岛目前廉租房租金补贴的标准为每月每平方米18元,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标准并不低。相比实物配租而言,租金补贴操作简易,方便退出,政府更可以节省大量实物建设需要投入的土地和资金。为什么实物配租会成为主流?

  青岛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杜本好介绍:“目前青岛的房地产市场上,有限的补贴很难租到合适的房子。另外,一部分低收入家庭拿了补贴并没有用于租房,而用在家庭的基本开销上,补贴资金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随着廉租房保障面从低保家庭向低收入家庭不断扩大,市场能提供的合适房源越来越紧张。相比之下,实物配租因其稳定、选择面大、房屋条件和物业服务较好,受到低收入家庭的欢迎。

  实物配租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有力地拉动内需。相比租金补贴,实物建设需要政府投入数倍的资金。而本轮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特殊背景就是,不仅着力于改善民生,还位列国务院去年底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项措施之首位。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出台的《2009—2011廉租住房保障规划》(以下简称《三年规划》),我国今后3年将再新增廉租住房518万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191万户。整个保障性安居工程据估算,每年需要投资3000亿元,同时可以拉动上下游约6000亿元的投资,并创造200万—300万个就业机会。

  □求解退出难,“以实物的方式建,以补贴的方式租”或成未来方向

  随着各地开始大规模的实物廉租房建设,在不久的将来, “退出”难题,将逐渐浮出水面。

  目前大多数地方的实物配租退出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以厦门市为例,厦门历年累计退出廉租房628户,其中626户是享受租金补贴的家庭,仅有2户是从实物配租房退出。

  “实物房退出的制度设计比较麻烦。”杜本好说,“用强制的行政手段一定不行,现在来看,主要还是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

  按照这个思路,青岛市对实物配租家庭强化了房屋租赁合同管理,通过双方签订租赁合同,约定退出条件。对应当退出又不按约定退出的承租家庭,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予以清退。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孙力则认为,为避免社会矛盾,“退出”并不一定局限于搬家的方式。他建议,随着承租户收入状况的改善,可以不断提高租金的标准。

  孙力的这一设想,在实物房建设初具规模的厦门已经开始实践。厦门将廉租房和提供给“夹心层”的公共租赁房统称为“社会保障性租赁房”,并集中建设在一个小区里。承租户全部按市场租金交房租,政府则根据家庭收入水平不同,分别给与不同比例的补贴,收入越低,补贴越高。

  以实物的方式建设,以补贴的方式租赁。厦门的廉租房保障模式,结合了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两种模式的优点。同时也意味着政府既要投入建设资金,又要投入补贴资金。并且实物房建设规模基本能满足需求。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