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盾构研发助力上海世博建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国产盾构研发助力上海世博建设
2009年10月29日 12: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上海10月29日电(郑莹莹)伴随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工程建设遍地开花的同时,国产工程装备研发水平也得到快速提升。正在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上,国产盾构如何助力世博建设成为备受热议的话题。

  在连接浦东、浦西世博园区的打浦路隧道复线工地,由隧道股份自主研发、设计的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进越号”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机在苛刻条件下完成施工任务,为城市和谐发展大显身手。

  这台国产大直径盾构在泥水平衡控制、管片拼装机、电气控制系统、推进导向系统、同步注浆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更添加了人性化设计,使整台盾构更为可靠、耐用、稳定、易于操作,适用于软土地基以及存在地下水不良工况条件的市政施工环境,尤其适用于越江公路隧道的施工。

  在打浦路隧道复线工程中,国产大型泥水盾构显示了良好的性能。它在黄浦江底实现了半径380米的转弯,创造了国内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最小转弯半径的记录。在与老隧道长距离毗邻的推进施工中,国产盾构稳定的表现保证了老隧道“安然无恙”。

  在8个多月的推进过程中,新一代国产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推进速度最高达到15米/天,隧道轴线,椭圆度控制和正常段的地面沉降都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内。

  大型隧道建设:打破传统、成就“梦想”

  本月31日即将通车的上海长江隧道堪称中国隧道界打破传统、以创新成就“梦想”的典范之作。

  上海长江隧道横贯长江,连接上海浦东、长兴岛。两地间这漫长的距离曾让几代隧道人“望洋兴叹”。得益于上海城建隧道股份在上海上中路越江隧道中超大直径(14.87米)盾构施工技术的成功运用,上海长江隧道建设方案摆上了日程。“梦想”最终变成穿越天堑的潜江巨龙,2008年9月上海长江隧道双线贯通。上海长江隧道不依赖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式,在大型隧道工程安全设计与施工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该项工程不仅稳稳占据了国际隧道技术的制高点,而且使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更经济、快速、安全,为上海市民提供了经济而安全的出行方式。

  风险控制技术:保留城市文化记忆

  黄浦江畔的上海外滩沿线,纵贯矗立着数十栋风格迥异而又和谐唯美的历史保护建筑物以及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向世人展现着海派文化的底蕴。在这个饱含上海城市记忆的地方,上海外滩通道工程利用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该工程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两点:首先,在施工设备方面上,该工程在中国率先应用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直径为14.27米)。第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施工要顾忌地面众多历史保护建筑,同时要在地下穿越两处地下通道(北京路地道、南京路地道)以及运营中的地铁2号线。这些世界性的难题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工程建设者围绕《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浅覆土施工与重要历史建筑保护研究》等课题进行科研攻关。使外白渡桥移桥修缮成功复原。盾构安全穿越一桥四隧十八栋历史保护建筑群,不但保证了外滩地区在施工期的正常交通,且保存了上海最亮丽的风景线,再创了软土地基施工新的高峰。

  本届“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和上海城建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是地下和隧道工程领域最高规格的大型综合国际峰会,研讨会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2009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论坛科技论坛”内容之一,来自15个国家和国内20个地区的450多名地下及隧道工程界高层代表出席该会。(完)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