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维权:一场没有时间节点的硬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维权:一场没有时间节点的硬仗
2009年12月10日 17:52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切始于世博会”,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诸多领域的创新成果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展示,或借助世博会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传播。《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和《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这两个著名的国际公约,就是在举办世博会的推动下制订的。

  正如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先生所说,“世博会与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了直接而紧密的联系。”上海世博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又有哪些创新与尝试?

  第一次大规模开发世博品牌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品牌市场开发,也使“上海世博”成为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品牌形象。品牌开发,不仅有利于世博会收回投入成本,更因为一定程度市场运作的尝试,将为办博注入新的活力。

  市场化运作,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这里,不得不提著名的“上海世博第一案”。

  2002年,上海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开发、销售房产项目时,擅自使用与上海世博会申办徽标近似的图文组合标识作为其楼盘标志,擅自将上海世博会的中英文主题词用于其宣传材料,并取“世博会”的谐音,将楼盘命名为“士博汇·弘辉名苑”。2004年5月,上海世博局就该公司的侵权行为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历经两审,于2005年7月1日全面胜诉。

  这宗侵权案件,发生在上海世博会刚开始筹备的阶段。也就是从那时起,组织方意识到了保护世博会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

  于是,2004年《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出台。作为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为推进上海世博会筹办所制定的专门立法,这部条例成为组织方依法维权的“尚方宝剑”。实施5年来,上海世博局依据该条例,先后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备案了61项世博会标志,其中文字标志52项,图形标志9项。大家熟悉的世博会会徽、吉祥物海宝等图形标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轴四馆”,“志在,愿在,我在”等文字标志,均在被保护的范围。一些饭店在户外灯箱广告上擅自使用世博主题词,一些假世博网站利用世博标志为其产品做广告宣传等侵权行为,都受到了查处。

  那么,街头草坪上的公益海宝雕塑,算不算侵权?世博局法律事务部助理部长邱一川说:“世博会需要在宣传推广中传播理念。《世标条例》的制定并不意味着完全禁止使用世博会标志,对于基于公益目的使用,上海世博局不仅支持,而且鼓励。公众也可通过申请使用世博会标志。”截至今年11月,上海世博局设立的世博会标志管理办公室已经受理了社会公众使用世博会标志的申请与备案279件,其中249件申请中有80%获得许可。

  第一次颁发表演证明

  世博会是人类新思想、新发明、新创意的聚会。当参观者对缤纷绚丽的展示内容叹为观止时,参展者却在为自己的展品担心:建筑外观会不会被抄袭?展品专利设计有没有规范保障?

  据介绍,展馆的标识、吉祥物、需要引进的植物新品种,甚至是展馆内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等,都是需要保护的内容。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黄健之告诉记者,“参展方的权益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很多创新成果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展示。”

  上海世博会除了为参展方的展品提供参展证明,还将为参展方的各类表演颁发演出证明。世博会期间,将上演2万多场异彩纷呈的演出,演出作品的词曲作者、表演者权利、录音录像作品的权利都在主办方考虑范围之内。这一创新的表演证明,既是一种荣誉证明,也具有证据效力,可以证明其表演的时间和内容,为表演者提供一步到位的保护。

  在世博会的历史上,知识产权保护从来未曾远离。《巴黎公约》和《伯尔尼公约》这两个著名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都是在举办世博会后为保护参展者知识产权而制订的。如今,上海世博会也只有将参展者的知识产权保护好,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才能吸引各国将最璀璨的文化、最尖端的科技和最先锋的创意设计,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参展方的知识产权如果受到侵犯,会请求组织方予以协助,防止影响扩大。我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任务非常艰巨。”邱一川说。因为,保护参展方的知识产权,既涉及被邀请的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利益,也是中国在申办世博会时的庄严承诺。

  据他介绍,依据2007年世博会组委会通过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纲要》,法国、日本、德国汉堡案例等参展者标识都已进行了备案,主办方向参展者提供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和相关代理机构名单,相关政府部门将为各参展方办理知识产权的注册、申请和备案等手续提供便利的全方位服务。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