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父子20天敲147个章 计划10月再来观博(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山西父子20天敲147个章 计划10月再来观博(图)
2010年05月26日 09:53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迷世博”父子暂别上海,10月再来观博。范彦萍 摄
图为他们的世博护照。范彦萍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5月11日刊登的《山西父亲为儿取名“迷世博”带儿子休学一月观世博》有了下文,记者昨天致电米世博的父亲米春明时,他表示,由于最近入园人数越来越多,因此父子俩不得不提前打道回府,已回到老家太原。但他预计10月下旬参观世博会的人数会相对减少,“到时我还会带儿子回来的”。

  再度邂逅 每天参观十几个馆,20天收集147个章

  日前晚上11点多,记者在从世博轴前往园区出口的途中,竟再次邂逅了米世博父子。“太巧了吧。”见到记者,米春明分外兴奋。“我们已经看了好多馆了呢。”一旁的米世博不再躲在父亲背后,而是探出半个脑袋,不再像第一次接触时那么腼腆了。

  见记者询问他们看馆的进程,小家伙掏出了2本世博护照,翻开页面,上面密密麻麻地敲着一个个国家馆的章。“我们每天都可以参观十来个馆,我都提前规划好的。照这样的速度,不需要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任务。”

  果真如此,昨天,记者再次致电米春明时,他表示自己和儿子5月20日离开上海,目前已回到太原老家。“出发前,我就和儿子说,此行的目的是增长见识、扩充知识、感知未来。经过20天左右的努力,我们看了无数的场馆,包括一些联合馆在内收集了147章。”

  米春明告诉记者,他们是4月29日从北京车展出发,4月30日抵达上海的,5月1日至3日3天,前3天的参观十分盲目。“看世博如果没计划没目的,那你就是凑热闹来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排队上,我们从开馆到5月3日就体会到这点,指定日3天,我们都在排队,哪排队的人多我们就在哪排队,排队看完以色列馆、阿联酋馆、韩国馆、印度馆等热门场馆,回到宾馆我们累得筋疲力尽。”

  调整攻略 10月再看热门馆,世博让小米学规划

  记者从米世博撰写的观世博感悟日记上看到,父子两人在5月3日后立即调整了计划,米世博在去世博园区前会先在网上计划好第二天看的场馆,规划合理路线,如何做到每天能看到十家以上场馆。几天下来,米世博总结出了观博攻略,“后来,我们专挑人流少、相对冷门的场馆,尤其不排队的场馆我们优先去。有些小国家一样有亮点,不看你不知道一些小国居然也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了,原来人类的起源大同小异。另外,浦西场馆相对人流少,体验项目多。”

  原本父子两人打算在上海待满一个月,但两人发现近期的入园人流直线上升。“我们估计接下来几天的人流会越来越多,而且天气也越来越热了。我们分析了下,可能到今年10月中旬以后人流会少点。那时候我们再去看热门馆。”米春明告诉记者。

  米春明还透露说,其实在车展上,他就扭伤了脚,为了儿子,他花了1500元一口气买了两辆折叠车,由于儿子最终没有学会骑车,因此骑车观博的计划被搁浅,很多情况下只能靠两条腿,这也使得这次的行程被缩短了。

  当记者问及两人为何不能挑选暑期来看世博,没必要休学时,米春明表示,按照他的判断,到了暑期,上海的家庭都会带着孩子去看世博,这会迎来又一波参观高峰,他们要避开这一高峰。

  观博感想 开阔视野后,小孩不再“特别想出国”

  这几天,米春明并未逼着儿子写观博论文,反倒为儿子这一个月来的变化而感到高兴。“来上海前,他其实对科技的东西特别热衷,儿子本身也喜好理工科,所以观博的最初几天,他喜欢看一些发达国家的场馆,但后来我们调整战略后,他慢慢对人文、旅游领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个拥有7000多年历史的国家的场馆内,他看到了一个猿人的头盖骨,由于曾买过上下5000年的光碟,这个新发现给他的触动很大,开阔了他的视野。”

  在城市足迹馆内,米世博看到了来自不同洲的几个家庭的生活。“这部短片他看得特别仔细,从而他了解到中国家庭和其他外国家庭的生活是一样的,他以前总觉得国外很先进,生活方式会很不同,特别想出国,但现在这一想法发生了改变。”米春明告诉记者。

  “我曾经想培养他成为一个科学家,但我不会强制他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会让他自己寻找兴趣点。”米春明说,儿子的名字就叫世博,这是机缘巧合,参观世博对儿子的一生也许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米春明透露说,在观博过程中,儿子主动拿了不少资料,而且每天晚上回家都会滔滔不绝地和他讲述参观过程中的新鲜事。“第一次看世博,我们都没准备好,下次回来,他会更加有的放矢。”(范彦萍)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