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园“海味”扑鼻 演绎海与城市恒久之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上海世博园“海味”扑鼻 演绎海与城市恒久之缘
2010年06月09日 19: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上海6月9日电 题:上海世博园“海味”扑鼻 演绎海与城市恒久之缘

  中新社记者 郑莹莹

  海洋是世博会的“常青话题”,不少港口城市都曾举办过世博会,而1975年的日本冲绳世博会、1998年的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以及2012年即将举办的韩国丽水世博会等更是直接瞄准海洋主题。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的上海世博会,同样“海味”扑鼻。漫步上海世博园,海洋元素“点睛”其中。船舶造型的展馆、海上“名流”的赴会,乃至未来海洋“钱景”的描绘,纷纷讲述着海洋与城市美好生活的不解之缘。

  “船”展馆追溯昔日胜景

  海洋,可谓不少滨海之城的“衣食父母”,城市通过海洋资源而致富。上海世博园内,不少展馆都通过船舶造型来纪念海洋在其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的展馆,就仿若一艘“丝路宝船”,游客乘坐其中,依稀可“望见”千年前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盛况。

  文明古国希腊的展馆,甫一入内,就有一个“城市与大海”展厅将城市与海洋的故事娓娓道来,展厅模拟希腊第二大城市塞洛尼卡的美丽主干道,视野之内,既有希腊繁忙的货物码头、传统船坞,还能将爱琴海的一汪碧水“一眼打尽”。

  世博园内的“船”造型展馆不胜枚举,如岛国遍布的太平洋联合馆,参展的十多个岛国纷纷编织成“单帆”模样,展示其美丽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用品;又如马来西亚展馆由两个高高翘起的坡状屋顶组成,如一艘远航而至世博园的“木船”;还有布满特色艺术图案的卡塔尔馆展馆,状若卡塔尔采珠人和渔民归来的信号塔——巴尔赞塔等等。

  “海上名流”装点世博秀

  上海世博会上,有不少来自海上的名流以“镇馆之宝”身份出席。最声名远播的非丹麦小美人鱼莫属,久负盛名的小美人鱼铜像首次走出国门,引来火爆世博观潮。值得一提的是,小美人鱼安放所在的一波碧池,1000立方米海水完全靠净化系统保持清洁,在世博半年期间内无需更换。

  在外形如破浪远航巨轮的福建馆,除了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等,其最大亮点就是历代船工、渔民信奉的保护神妈祖的雕像“入住”,展馆实景区安座的大型汉白玉妈祖雕像,采用缅甸纯汉白玉制作,高3.23米,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大的汉白玉妈祖雕像。

  另外,适逢中国和印尼建交60周年,印度尼西亚馆特地在馆内竖起了3米高的郑和雕像,以及印尼传统船只模型,再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而在形似一艘乘风破浪的阿拉伯帆船的阿曼馆,以《辛巴达航海记》为线索,串联起一条神话般的旅游线路。

  滨海之国争谋蓝色“钱景”

  世博会也是一道经济盛宴,不少海洋之国借助世博舞台,在此倾力拓展其旅游、贸易等方面的“钱景”。

  岛国云集的太平洋联合馆内,太平洋岛国论坛驻华贸易代表处代表萨穆埃拉·萨武指出,太平洋岛国“小国寡民”,希望通过世博会能提高其世界知名度,让更多游客赴岛国旅游。南太平洋岛国甚至拟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证来招徕游客。而“贸易牌”也是其主打。萨武表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贸易愈加密切,2009年,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贸易额已达15亿美元,希望借世博拓展新的合作平台。

  在上海世博会首创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内,诸多知名港口城市也纷纷以多种角度诠释各自的“蓝色图景”。荷兰“水城”鹿特丹以气候防护项目展示,致力成为一个安全且具有强大经济基础的宜居港口之城。德国不来梅案例,则以城市交通的解决方案,助力这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贸易、航运和海港城市的发展。而曾经拥有世界最大、最完整港口的英国利物浦,则透过其港口保护与再利用项目,描绘着旧城保护下的经济发展新蓝图。(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