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期货受热捧 强麦早籼稻最抢眼——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谷物期货受热捧 强麦早籼稻最抢眼

2010年07月07日 13:3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尽管美盘因独立日休市,但6日国内部分农产品期货发力上攻,尤其是此前不温不火的强麦和早籼稻期货表现抢眼,强麦远期合约更是创出新高,资金参与度有显著增加。强麦1101合约收盘于2335元/吨,上涨0.65%,早籼稻1101合约收盘于2115元/吨,上涨1.1%。

  笔者认为,虽然近段时间以来谷物价格涨幅显著,但是由于政策、供需等一系列因素制约,再度走高空间或有限,投资者需理性看待,此价位不宜再盲目追涨。

  减产预期推涨谷物价格

  农业部表示,今年夏粮收割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夏粮总产量将达到12300多万吨,接近于去年夏粮12335万吨的产量水平,出现7年来首度减产。原因主要在于今年自然灾害天气频发,不利于谷物生长。北方冬麦区年初持续的低温天气使得河北苗情遭遇近30年来的最差,而西南地区小麦也在抽穗乳熟期遇持续大旱,南北小麦生长均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早籼稻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我国南方大部相继遭遇大旱、“倒春寒”以及持续降雨等不利天气,部分地区秧苗比往年偏差,移栽期推迟,一些地区出现直播稻烂芽、烂秧现象,前期的洪涝灾害,对正处于灌浆成熟期的早籼稻来说,产量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对于谷物减产的预期,助推了当前价格大幅上扬。

  早籼稻收获上市在即,而农民售粮心理也将受到小麦及其他夏粮价格走势的影响。新麦上市后,价格出现了高开高走局面,多数地区新麦价格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陈麦价格,很多地方普麦价格已达到1元/市斤以上。而由于目前市场麦价上涨,多元收购主体收购量也随着价格上涨而下降。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30日,2010年最低收购价小麦已累计收购204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23万吨。因此,面对高开高走的新麦价格,预计农民今年对于早籼稻的惜售心态也将增强。从近两年粮价走势来看,上涨加速阶段大都出现在农户已经销售大部分余粮之后,推迟出售对于农民比较有利,导致农民观望情绪增强,“卖跌不卖涨”。农民的这种看涨预期和观望情绪,将对今年的粮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大涨不具备持续性

  首先是政策因素,预计今年政策拉动作用将明显趋弱。由于今年上半年物价出现过快上涨局面,目前各部门已着重加强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的调控。新麦上市后,各主体收购积极,价格快速走高,明显超过最低收购价水平,新麦托市收购受阻,部分地区已暂停托市收购;而今年早籼稻因受灾可能影响单产,市场看涨预期也较为强烈。因此,防止通货膨胀的这一政策目标或许将被提升到更为重要位置,而与往年相比,今年稻谷托市收购、东北入关运输补贴政策执行力度可能偏弱。虽然现在小麦收购市场比较活跃,但是人为因素导致价格攀升幅度过大、过快的现象存在,近期几乎是一天一个价,一地一个价。预计新麦在各地粮食管理部门宏观调控下,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严厉打击不法商贩人为抬价行为,将促使小麦后期价格再度上涨空间压缩,能够在正常价位并保持高位平稳。

  从需求角度来看,受高温高湿天气影响,各销区稻米需求持续疲软,加工企业大米出货量下滑,开工率降低,原粮采购积极性不足,而政策性稻谷销售监督检查力度增加,使得成交价格明显下滑,对市场价格构成一定压制。长江中下游地区贸易商和收储企业经营重点转向小麦收购,稻谷受关注程度降低,而加工企业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由于前期新麦上涨幅度过快,近期一些地区已经出现小幅回落现象,面粉价格上涨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加工企业对小麦价格的看涨预期已经大大减弱,收购也逐渐谨慎。国内外大型粮油加工企业收购虽然仍很积极,但其收购能力毕竟不及中储粮。收购力度的减弱有助于农户提高销售小麦积极性。后期谷物市场需求不如前期强劲,也将对平抑价格起到一定作用。 (柴宁 )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