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悬疑待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第三方支付”悬疑待解

2010年07月07日 14:5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月21日,等待五年之久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出台,这意味着在国内市场野蛮生长5年,并发展到年交易额5000亿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将开始接受金融监管。对于这个与中国互联网与新经济一起蓬勃发展的行业来说,央行的监管办法对行业生态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数据显示,我国第三方支付产业连续4年增长率超过100%,去年全国第三方支付总额约5000亿元,今年第1季度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082亿元。与这些蓬勃发展不相适应的是,从2005年出台《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之后,央行一直迟迟未出台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机构也一直处于“半阳光”状态。随着《办法》出台,合规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将有望获得迟来的“准生证”开始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剧烈的调整和淘汰。

  1 沉淀资金规模有多大?

  在央行总共50条的《办法》中,第24条最为引人注目。其中明确规定“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支付机构只能根据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转移备付金。禁止支付机构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备付金。”央行将对此进行严厉监管。

  简而言之,央行此次严厉监管的对象,其实就是第三方支付企业平台上的巨额“沉淀资金”。

  但沉淀资金到底有多大,各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均未透露。在支付宝工商银行托管报告上,具体资金规模也未完整披露。

  记者查阅最近公布的5月份托管报告,其中并没有披露任何具体数据,而只是简单地指出,每个月支付宝存放在各家银行的客户保证金余额总和等于支付宝客户存放在支付宝的资金余额与待处理款、未达款余额之和。

  支付宝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支付宝每个月会将50多家合作银行提供的有效账单汇总后全部交给工行核查。核查内容包括客户交易保证金专用款余额、交易担保中间账户余额以及支付宝客户交易中相关待处理款、未达款余额等。银行方面则是通过抽查,进行监管。以5月份的托管报告为例,期间支付宝客户提现、转账支付交易3672笔,而工行通过电话与交易当事人就交易时间、金额等交易信息核对1417笔。

  但外界预测这是一笔极大规模的资金,有业内人士估计,按目前支付宝日交易额14亿元的规模来测算,考虑到出项资金和进项资金之间的时间差,沉淀资金每月至少在100亿元左右。100亿资金每天的活期利息就高达9.8万元。

  除了支付宝,易宝支付、财付通、快钱等几家公司的规模也不小,而全国第三方支付公司,目前已经达到300多家的规模。以此推算,月沉淀资金总额及活期利息,都将是一个庞大的资金“水库”。

  中科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潘辛表示,虽然第三方支付企业将保证金托管在银行专用账户内,但资金控制权仍在支付企业而非银行,银行无法核对全部网上交易记录,因此事实上所谓的“托管”依然是依靠支付企业自身的信用,这与证券公司的第三方存管还有很大差距。

  2 沉淀资金引发多种风险?

  沉淀资金所带来的风险不可小视。一种是第三方平台公司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资金被法院冻结,导致支付风险。另一种情形则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去挪用公司自己的投资或者是经营资金,则会导致因公司经营投资失误而产生的风险。另外,新兴支付手段的大量沉淀资金带来的风险,也增大了洗钱、套现、赌博、欺诈等非法活动的风险。

  在办法未出台之前,大部分企业都宣称未动用沉淀资金。包括支付宝、财付通、快钱在内的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人士均对记者表示,公司从未挪用沉淀资金,这笔资金一直趴在银行账上。

  在所有第三方支付企业中,支付宝对沉淀资金的表态最为高调。从2006年起,支付宝就启动了向上沟通机制,由财务、法务及合规部具体负责向各级央行定期呈报业务文件,每个月大概7、8页纸内容,上交给央行浙江分行的支付结算处。与此同时,支付宝从2006年起开始委托工行进行客户交易保证金第三方托管,并每月将托管报告发布在网上。

  与支付宝等企业的态度相比,也有部分企业的做法曾经引起争议。去年有媒体报道,从2003年至2007年,资和信集团旗下的3家全资子公司在二级市场投资过中青旅、中体产业、中视传媒、厦门信达、精达股份、上海家化等6只股票。

  资和信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2006年,意识到投资股市有一定风险,于当年6月份全部退出此前投资的上市公司,专攻主营业务,并称投资绝大部分盈利,这些投资上市公司的资金都是自有资金。记者从上周开始联系资和信要求采访,但截至发稿时,对方仍未予回应。

  “沉淀资金不属于支付机构,不得被挪用”,央行规定如此表述。“现在已经产生了数额庞大的沉淀资金,要如何处理,期待央行的细则。”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曹飞指出。

  3 产业面临洗牌?

  从央行设定的成为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门槛来看,要求并不算高。《办法》明确规定,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但对于支付业务申请人资格,《办法》则有明确门槛:拟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拟在区域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方盈芝表示,按照《办法》申请门槛的规定,符合申请全国性支付公司许可证的公司初步统计仅有支付宝、易宝支付、财付通等少数几家公司,而全国300多家支付公司有一半的注册资本达不到3000万或1亿的门槛,这就要求想要在此领域立足的企业必须通过增资来获得“准生证”,否则将被淘汰。

  对此,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曹飞认为,央行办法所设置的门槛并不算高,由此对现有市场的主要厂商影响并不会太大,有可能被监管淘汰的企业也主要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小企业。

  此外,分析师指出“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央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央行的这一规定将为行业带来变数,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曹飞指出,央行对外资从事支付业的容忍度是多少没有明确表示,目前尚存变数。腾讯、阿里巴巴在内的一些互联网企业或许将调整其股权结构。

  目前第三方在线支付公司中,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拥有中国在线支付市场近五成的份额,阿里巴巴作为出资人,其最大股东中包括美国的雅虎和日本的软银。一在线支付公司的高管对媒体表示:“我们将不得不调整我们支付业务的股权结构,而几乎所有在中国市场上有分量的公司也都得调整股权结构。”此前上海环迅公司的一位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在线支付的前十大公司中,多少都有一些外资背景,这些公司申请支付许可证会遇到什么问题,仍需央行进一步发布后续文件。

  而对腾讯旗下的“财付通”,新规的影响可能将更深远,一方面腾讯是香港上市公司,另一方面腾讯股东中,南非的最大媒体公司Naspers自2001年开始投资腾讯,目前是腾讯第一大股东,持有34.7%的股权。这无疑对腾讯旗下的“财付通”申请支付许可证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央行办法可能迫使腾讯对其公司股权结构作出更大的调整。

  4 谁将成最大受益者?

  “最近很多企业都在寻求资金,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类机构均表现了相当的兴趣,现在国家已经承认了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身份,投资不存在更多的政策风险。”某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表示,行业或将迎来注资引资潮。

  但央行办法中的另一规定,则提出了类似“资本金监管”的要求。

  央行办法的第30条规定,“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0%。”这一条与证监系统对券商的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极为类似,这一类监管逻辑认为,资本金的充裕程度与抗风险能力直接对应。

  按照这一规定,支付机构在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中,货币资本如果是1亿元,那么其客户备付金即沉淀资金的规模不能超过10亿元。

  这意味着,如果一家支付企业规模做到支付宝目前的规模,其注册资本中的货币资金至少需要10亿以上。一家支付企业人士表示,对于股东实力有限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这一规定将严格限制其业务规模。而支付宝股东方阿里巴巴集团似乎早已洞察,在今年5月,阿里巴巴称在未来5年将向支付宝投资50亿元。

  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指出,支付宝和财付通约占中国网络支付交易的70%左右,可能会因为较小的参与方通常缺少财务实力而形成较高的准入门槛,支付宝和财付通将会从新规定长期获益。

  艾瑞的调查同时指出,新来的参与方要想超越支付宝和财付通仍将需要很长的时间。支付宝与其兄弟公司有着较好的合作,并通过这些合作在阿里巴巴网站以及淘宝等网站的交易提供了较好的网络支付服务。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已经拥有46万商户,财付通拥有商户数量也超过40万,快钱的商业合作伙伴也超过37万。

  对于支付宝、财付通这样大型的支付平台而言,有与没有设门槛几乎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设立门槛之后纳入到了正规的监管之中,“名正言顺”了。

  “要新做一个第三方支付产品,难度可不是一般大。政府的管制等于为支付宝挖了一道护城河。”IT界人士方三文在其博客中这样评论。“我们看到支付宝成为行业管理获益者的同时,也要感慨在这一块市场,后来者是没有机会了。”

(本报记者 苏曼丽)

参与互动(0)
【编辑:梁丽霞】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