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能救外资险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变身”能救外资险企?

2010年07月27日 14:10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两年世界金融市场的变化,令在华外资保险公司雪上加霜。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已经或正在考虑变身为“中资”的现状是外方股东的无奈之举,却也是中方股东借机扭转格局的良策。

  变身“中资”业绩上涨

  日前,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准了光大永明人寿增资扩股和变更股权结构的申请,该公司通过股东不同比例追加投资并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完成了股权结构变更,在充实资本实力的同时,变身为中资保险公司。该公司认为,这一举措,将充分发挥本土化公司的优势,促进光大永明人寿的业务发展。目前,该公司注册资本已增至30亿元人民币,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持有50%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持有24.99%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新引进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各持有12.505%股份。

  虽然刚刚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但其实该公司老股东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和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早在2009年7月29日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对光大永明人寿股权结构进行改变,增加注册资本,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利于对光大永明人寿重新定位,在成长中的中国金融领域里争取更大市场份额。

  在其后近一年的时间里,变身“中资”带来的优势在其业绩数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据记者了解,今年1至6月,光大永明人寿共实现总保费收入29.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7倍。公司规模保费收入的市场排名从2008年底的31位、2009年底的29位上升到今年5月末的第15位。在该公司未来的商业计划中,更是提出了未来5-7年,主要业务经营指标跻身全国寿险公司前十名的目标。

  或许光大永明人寿的变身之路走得很顺利,带来的业绩转变也着实会令同样处境的同行们垂涎,但更多外资保险公司今后在中外方股东结构上的转变是否也能带来这样大的效果,依然不好妄下结论。

  外资寿险市场份额下滑

  从中国保监会日前公布的今年1-5月人寿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来看,尽管与中资寿险公司数量相差不多,但外资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仅占到总保费收入的5%,与两年前近10%的市场份额相差甚远。

  据记者了解,除光大永明人寿之外,恒安标准人寿、信诚人寿、海尔纽约人寿、金盛人寿等也均传出可能会变为中资保险公司的消息,只是中外方股东依然处在一个博弈过程中,变身进程显然不太顺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外资保险公司变为中资后能否获得理想的效果,还是要看企业如何经营,可能转变初期在规模上都会扩大,但利润如何却很难说。因为虽然外资公司市场份额较低,但其在中国经营时相对谨慎和保守,风险控制得较好。而中资公司却往往会忽视这一点。

  未来或许会有更多银行以参股方式进入保险公司,在王国军看来,这样的发展趋势是有利于保险业发展的,尤其是当银行控股之后,在市场结构和市场营销上都会受益。

  外资保险公司的数量是否会因为不断“变身”而骤减,王国军认为,并不见得。根据当初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保险法》规定外资寿险公司可以通过在华设立合资寿险公司的方式进军中国保险业,外资持股不得超过50%。

  王国军认为,中国保险业开放至今,监管部门也应该总结一下开放的经验和教训,既然已经看到了以合资形式出现的外资保险公司没有很好的经营绩效,那是否就应该重新考虑一下独资的形式,这在未来并非不能打破,尤其是对一些国际再保险公司,他们对此有更大的需求。

参与互动(0)
【编辑:梁丽霞】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