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美国次贷危机影响 商业银行要防范流动性风险

2011年09月05日 13:42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提要: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面临流动性风险。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巴塞尔协议Ⅲ将流动性标准纳入银行监管,试图建立全球一致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中国经济目前与全球金融市场联系愈加紧密,且正处于加息通道的起步阶段,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认清,在进行资金运营时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警示流动性风险。而县级支行由于受其机构设置的目的和功能所限,在防范流动性风险中的作用要比一级分行弱很多,因此,有必要突出一级分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中的作用。

  在我国,利息收入依赖度高及资产质量差导致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普遍偏低,且各商业银行资产长期化、负债短期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累积的流动性、利率及信用风险不断增加。当一国经济的发展步入衰落期时,银行业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未消化掉的流动性风险,将成为金融市场上的主要风险之一。特别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个别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爆发将演变成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从而给国家带来的难以估量的损失。

  流动性管理的目标不是单纯保证银行持续稳定的经营,它还要为银行的短期盈利服务。这种短期和长期利益兼顾的核心实际上就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的流动性不是越大越好。对处于某一经济环境下某一经济发展阶段中的银行,必然有一较适宜的流动性选择。流动性过大,必然会牺牲短期的盈利性,当然会损害股东的利益;流动性过小,尽管有可能给银行带来较多的短期收益,但更大可能是较高的融资成本、信誉下降,甚至由于挤兑而致的破产关闭,从而使银行丧失长期持续经营的基础和条件,这更会损害股东的利益。

  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现状

  我国实行的银行制度基本上仍沿袭了的美、英等国金融制度的典型模式,实行二级银行制度,即金融体系基本上是由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构成。而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实行的是专业化银行制度,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长短期金融业务基本上是分开的,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短期资金融通业务,长期信用银行、信托银行及证券公司等则主要经营中长期资金融通业务。它们在资金运用上有这样的区分主要是由它们的资金来源具有不同性质而决定的,资金来源具有短期性的,则其资金运用也只能是短期性的,反之,如资金来源具有中长期性,则其资金当然可以用在中长期的金融业务上。英国因其产业革命发生的最早,企业资金积累丰富,不需要银行提供长期资金,因此,英国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向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在没有资本概念和资本约束的条件下,银行业内外评价一家银行和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基本上是以规模的增长为标准的。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产品单一性、同质性、网点的相似性以及中间业务、个人业务开展不发达的特点,传统产品与业务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80%以上。为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促使商业银行将贷款作为其主营业务产品。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银行业片面求大,高息揽存、虚增存款、不计风险和成本放贷等在西方商业银行看来不可思议的经营行为,在国内银行中却屡见不鲜,而风险资产伴随着业务的发生而发生。特有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存贷款结构呈典型的短存长贷;据央行披露的资料,中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余额和定期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从2000年的39.4%已上升到2010年末的70%,上升了30.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长期贷款余额和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则从2000年的23.7%上升到2010年末的60.3%,上升了36.6个百分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在总量平衡的前提下,逐步凸显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在这种资产负债结构下,在市场发生突然变动,客户大量提取存款的情况下,如果其它要素不变,银行便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将其资产变现而满足其流动性需求,从而产生流动性风险。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突出的原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普遍存在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与我国经济环境、信用环境、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不足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端有关。本文主要从商业银行内部原因来简单分析一下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突出的主要原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负债方和资产方。由负债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商业银行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或者被迫以较高成本融入资金来满足负债持有人即时提取现金的需求;资产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法满足符合银行资信要求的客户的贷款请求或贷款承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