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避险情绪即将回落 希腊“冲击波”或于6月平息

2012年05月30日 10:05 来源:中国证劵报 参与互动(0)

  希腊已成欧元区难愈的硬疣。希腊前期的紧缩似乎已经触及了民众的底线,政局如浪里孤舟,翻转不定。在5月大选中,希腊反对紧缩的党派走上前台,在议会中占据的议席越来越多。市场的神经也由此再度绷紧。希腊未来的走势如何?欧元区的完整性能否维持?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解答。

  希腊筹码不足

  博弈处于下风

  透过近期纷乱的政治事件,当前希腊问题的主线在于:希腊方面利用核心国家维持欧元区完整的需要,以退出欧元区相威胁,重谈援助条件,放松财政紧缩。而在这场博弈游戏中,缺乏筹码的希腊很难获胜。

  希腊方面,反对财政紧缩的激进左翼政党Syriza成为第二大党,其党魁也在公共场合频频发表激进言论,称与欧元区的谈判为“与地狱的谈判”。随着第一轮选举的组阁失败,第二轮选举即将展开。由于希腊国内政治走向及其财政紧缩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因此市场恐慌情绪开始上升,避险情绪指标再度达到历史高位。

  面对这样的危局,欧元区方面态度则较为强硬,在表达维持欧元区完整信念的同时,在多个场合表示准备筹划希腊退出的应对方案。这事实上是要让希腊认清现实,欧元区不会无条件的维护希腊欧元区成员的地位。

  事实上,希腊在博弈中处于下风。在当前的债务援助安排下,希腊仍被允许有相当规模的财政赤字,而一旦退出欧元区,希腊将无法获得任何财政融资。这意味着希腊将面临幅度更为猛烈的紧缩。而由于希腊工业的薄弱,汇率的贬值难以形成大规模的贸易盈余。

  希腊与欧元区之间筹码巨大的差异,导致博弈倒向了有利于欧元区的方向。近期,希腊选民已经开始面对现实。最近一次的民意调查显示,支持财政紧缩的党派支持率提高,反对财政紧缩的党派支持率则有所降低。上周末的6项民意调查中,支持紧缩的新民主党(New Democracy)支持率都排在第一位。同时,在一项民意调查中,65%的选民认为,为了留在欧元区可以付出财政紧缩的代价。这表明,欧元区强硬的态度已经消除了希腊国内一度存在的幻想。

  避险情绪即将回落

  中长期风险难消除

  我们认为,本次希腊债务危机最终会得到平息,希腊也不会退出欧元区。回顾过去历次欧债恶化时,市场情绪需要一个明确的信号才能够平复。这一次,信号或在希腊重选、组阁完成之后出现。希腊的重选将在6月17日进行,届时避险情绪将会见到拐点。

  近期避险情绪是主导国际金融市场的首要因素。从4月初避险情绪上升以来,美元指数持续上行,最高突破了82。事实上,近期美国复苏进程放缓,并不支持美元大幅走强。因此可以确定,近期美元价格变动很大程度上是避险情绪主导的。一旦避险情绪回落,美元将随之回落。

  尽管如此,我们对于欧元区的中长期风险依然不乐观。欧元区制度最大的问题在于,主权的联合先于货币的联合,长期存在成员国利用欧元绑架大国利益的潜在风险。由于欧元区并不存在超国家的权力实体来强制成员国实施财政紧缩,因此小国搭便车的风险总是存在的。此外,欧元区的结构导致南欧国家难以通过汇率来提高其自身竞争力。而通过劳动力价格调整竞争力,又是一个极为痛苦的过程。从希腊的案例来看,这个过程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

  显然,欧元区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然而,深入的改革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其对于经济和社会的有利因素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释放。任期制决定了当届政府更多地考虑当前的利益。因此,即使有改革,进程也可能非常缓慢。而由于欧元区制度的改革需要多国协调,即使个别国家出现了如施罗德那样甘愿牺牲自身利益的领导人,也很难扭转整个欧元区的危局。因此,欧债危机三年以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当届政府的妥协和拖延,而不是决定性的改革。然而,拖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问题反而会因此累积,最终仍然会爆发出来。因此,对于欧元区的中长期前景,我们认为需要抱着一个非常审慎的态度。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本轮希腊债务危机尚不会引发希腊退出欧元区。在6月份希腊重选完成后,希腊债务危机将会得到平息。避险情绪的回落,将会令美元回落。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欧元区可能很难维持其完整性,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风险。长江证券策略组

【编辑:曹文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