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价连跌四月投资者撤离 黄金牛市落幕?

2012年06月01日 09:1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尽管市场逐渐低位企稳,但5月份以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跟随大宗商品的加速下挫仍让众多投资者心存余悸。在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摇摆不定、主要经济体依旧低迷的背景下,黄金还是不是“避风港”?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黄金资产?

  投资者撤离黄金 金价连跌四月

  数据显示,到5月30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货的黄金期货合约收于每盎司1565.7美元,5月份累计下挫逾6%。

  这已是国际金价连续4个月录得下跌。今年纽约市场金价仅1月份保持了持续上行的态势,从2月下旬开始,市场随即开始了持续下挫的漫漫长路,从最高接近每盎司1800美元一度跌至1550美元下方,基本回到去年末的水平。

  以往每当欧债危机升温,投资者总是涌向黄金寻求避险,但面对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西班牙等经济体或步其后尘,投资者对黄金资产的态度正在发生逆转——撤离黄金市场,转持美国国债、德国国债。

  “黄金价格回落,最重要的是市场对美联储推出QE3的预期减弱。”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沈士生在此前的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说,新一轮量化宽松的预期在去年长期存在,但今年2月份美联储并未实施宽松政策,尤其是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总体出现较大改善,也打压了黄金价格。

  从历史上来看,黄金也并非对所有风险事件都具有避险功能。“随着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作为兼具商品属性的黄金也难独善其身”,沈士生说。

  “现在市场更青睐美元而不是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东证期货分析师陆兼勤认为,这波欧债危机不同于以往,市场开始担心希腊“闪退”欧元区的可能性。

  陆兼勤说:“目前欧债危机还在进一步发酵。如果危机继续蔓延,欧洲央行很可能抛售黄金来填补资金短缺,因此黄金短期内还可能面临下跌。”

  金市迎来“牛转熊”?

  黄金价格持续低迷,贵金属市场的牛市是否终结?

  光大期货研究所分析师孙永刚表示,黄金一直是衡量全球流动性水位高低的标尺,全球流动性肆意蔓延必然会给贵金属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如果没有流动性,贵金属也难有较强的表现。

  在南非标准银行的分析师看来,正是流动性源源不断地注入,黄金的中长期仍被看好。“不管是不是有QE3,黄金价格都还会上涨。”标准银行分析师沃尔特看好黄金的表现。他说,一般认为通胀预期影响金价的表现,但是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来看,倒不如说是全球的流动性决定了金价。

  在沃尔特看来,在流动性因素上,一方面美联储印钞过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和服务就会显得更贵;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日本、德国等经济体不断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当美国没有能力为这些商品和服务付费时,他们就不得不提供更多的国债。从长期来看,美元的数量和全球的流动性是推高金价的主因。

  陆兼勤也认为,中长期来看,黄金也不会“牛转熊”。目前欧元区面临的根本问题,是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独立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不解决,欧债危机的阴霾就不可能彻底散去。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可能面临黄金和美元联袂上涨的局面。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随着黄金价格上涨后下跌,旧金的回收却并未随之增加。“这代表着投资者普遍预期黄金价格可能会达到更高的位置。”分析人士称。

  黄金投资:相对价值的较量

  众多分析人士表示,短期黄金下跌的风险仍未消除。作为资金动向的“风向标”,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持仓报告显示,截止到5月22日的当周,包括对冲基金、退休基金以及其他管理基金仍在减持黄金多头的头寸。

  与包括股票、债券等在内的其他资产相比,黄金不分红不计息,唯一的机会是获利套现。面对宏观环境的不确定,金价的大幅波动考验着投资者的操盘技巧。

  “现在贵金属投资方式不是单纯地购买黄金白银,通过低买高卖才能赚钱。”上海银行理财专业人士戴勇介绍说,比如参与贵金属延期交易,如果准确判断了这几个月的下跌趋势,也能赚钱。

  北京中汇安高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范俊表示,除了纸黄金、实物黄金,有较强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还可以尝试有杠杆的T+D交易,但由于短期风险较大,建议仍不要轻易“抄底”。

  “投资者尤其需要关注重点指标的变化,比如全球流动性盛宴何时结束将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分析人士指出,一旦美联储基准利率回归正常水平,金融体系的信心得到恢复,黄金贵金属将会面临卖压,资金流入的状况可能会发生反转。

【编辑:曹文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