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困偿付力 上市险企发行次级可转债“开闸”

2012年06月01日 15:23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5月31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可转换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允许上市保险公司和上市保险集团公司发行次级可转换债券。

  作为已被商业银行广泛使用和实践的资本补充手段,次级可转债此时被引入上市保险公司,对拓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渠道,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水平无疑大有裨益。

  隐隐作痛的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不足一直是悬在险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特别是2011年,险企偿付能力普遍出现下滑。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人保财险、国寿股份、平安寿险、人保寿险等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50%以下,偿付能力压力增大。

  尽管去年下半年险企“疯狂补血”,到去年年底,险企偿付能力也略有回升,但与2010年相比,依然在走下坡路。截至2011年底,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0.12%,同比下降41.87%;中国平安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从2010年的198%下降至167%;太平洋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84%,虽然保持了较高水平,但同比下降73%。尽管距离监管层设定的100%的红线仍有空间,但上市险企尚且如此,整个行业情况可见一斑。

  业内分析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偿付能力不充分的主要原因是资本金不足,尽管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日益增多,但并非所有融入资金都能计入资本金或附属资本来提高偿付能力。”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保险公司补充资本金手段主要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方式。2011年,超过50家中国保险公司通过股东增资逾600亿元,增资规模较2010年翻番;通过发行次级定期债务补充附属资本超过550亿元,发行规模较2010年翻两番。“翻番”的背后是保险公司对补充资本的渴求,更是融资渠道单一的显现,至此,监管层也不得不施以援手,为保险公司补充资本开辟更多渠道。

  灵活有效的增资渠道

  从国内外保险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资本补充是一种常态。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转债在中国资本市场已有十余年的发行经历,作为银行附属资本的次级可转债也已有7年的发行历史。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日前就曾撰文呼吁,将次级可转债作为保险公司资本补充的新渠道之一。他认为,次级可转债在具备资本属性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融资规模。相对于股票发行,可转债融资的灵活性高,发行者可以通过转股溢价享受比股票发行更高的融资效率和较低的摊薄效应;相对于债券发行,可转债发行融资成本更低,其发行利率低于无可转条款的债券。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可转债凭借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既为投资者保证了固定的现金流,又提供了从股价上涨中获得差价收益的可能性,从而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

  此次保监会“开闸”次级可转债,对于保险业而言无疑是利好,而次级可转债也仅是监管层开放投资渠道的序曲而已。此前,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表示,鼓励保险公司适时通过多种渠道补充资本,缓解偿付能力压力,并以次级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次级定期债券为重点,研究制定有关制度,拓宽资本补充渠道,优化保险行业资本结构。至于发行次级可转债对保险股表现的影响,分析人士认为,其股价或将“先扬后抑”。从短期来看,再融资风险警报解除,从而正面刺激保险股股价;但从长期来看,转股时将会因为摊薄公司业绩而对股价形成一定冲击。

  呱呱坠地的平安首单

  一边是新政刚刚落地,而另一边首单次级可转债已经诞生,中国平安成为受益政策“开闸”的首家险企。中国平安在5月28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中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保监会《关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A股次级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中国保监会同意公司发行A股次级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60亿元。按照平安集团预测,如果260亿元可转债发行成功,平安集团偿付能力将提升23%,达到190%。

  虽已拿到监管层的批复文件,但中国平安却并未透露市场关心的“可转债可否在转股之前,计入公司的附属资本”。因为只有在转股之前计入保险公司的附属资本,才能有利于其偿付能力的提升。对此,《通知》中给出答案:“保险公司可转债在转换为股份前,可以计入公司的附属资本。计入附属资本的比例和标准由保监会另行规定。”这意味着,可转债发行之后,将直接提升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而不必等到转股之后。

  对于次级可转债“开闸”会带来多大规模效应,分析人士指出,预计2012年上市保险公司的融资需求较小,但2013年之后的两三年内,如果资本市场持续不景气,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将约有一千亿元规模的可转债发行需求。

【编辑:曹文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