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私人钱庄:做了30年金融梦如今仍不知梦归何处

2012年07月18日 14:44 来源:福州晚报 参与互动(0)

  温州车站大道学院大厦一间不算宽敞的办公室内,一块刻着“方兴钱庄”的白底红字木牌静静地挂在角落——它已不是正在演绎的故事的主角。大约30年前,它竖立在温州向南百余公里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中,那是方培林“金融梦”的起点。

  1984年9月29日,30岁出头的方培林在老家苍南县钱库镇方家老宅门前挂出“方兴钱庄”招牌。这是新中国第一家由私人开办的金融机构,比人行温州分行的开业还早一个月。

  此前,方培林在国营医院收发室工作,整日看报纸打发时光。年初,报上刊登的中央一号文件让他开始思变。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农民入股”。“既然股息合法,与股息性质相同的利息也是合法的。”至今,方培林仍清晰地记得当年脑海里那惊险的一闪念。

  最初,方培林只想办股份制的金融服务社。没想到,镇领导更开放,力挺他开私人钱庄。

  方培林的兴奋劲只持续了一天。因有悖于金融管理制度,温州市农业银行第二天就上门“抗议”。方不得不把招牌摘下,他自嘲:“新中国第一家私营钱庄其实只见过一天阳光。”

  尽管转入地下,但由于经营灵活、存贷条件优惠,钱庄“生意兴隆”。“开业一年,月利差收入6000元。”方培林说。彼时,普通工人月工资仅几十元,“万元户”是致富标杆。

  在方培林之后,温州又开出3家私人钱庄。可好景不长。1986年初,国务院颁布《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私人不得设立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得经营金融业务”。方兴钱庄的营业执照被收走,申请“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的报告也被监管部门打回,只有停业。“非法经营”的定性让方培林不甘心。恰在当时,温州决定申请农村改革“温州试验区”。他给县里打报告,要求批准钱庄公开营业。县领导随后向温州市政府请示把钱庄作为试验项目,获同意。时任温州市委书记董朝才专门给方培林签字,“允许方兴钱庄继续试办,并请有关部门给予办理营业执照”。于是,方培林打出了“中国温州试验区方兴钱庄”的新招牌。

  不过,如此一波三折,已让方兴钱庄元气大伤。1989年,由于内外压力,尤其是温州被确定为全国唯一利率改革试点城市,方兴钱庄遭遇正规金融机构的全线阻击,业务急剧萎缩,加之对温州模式“姓社姓资”争论激烈,方培林无奈再次自行关门了事。

  蛰伏10年玩“打新股” 新千年出山做担保商

  钱庄关闭后不久,方培林举家迁居温州市区。已习惯“玩钱”的他出人意料地蛰伏了10年,每个交易日去证券公司“打新股”。

  在蛰伏期,方培林目睹了温州民间金融又一个惊心动魄的10年——上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因标会而起的金融大灾难,温州在3个月内有63人自杀,200人潜逃,近1000人被关押,8万多户家庭破产,多位会主被判极刑。这场风波至上世纪90年代初才基本平息。

  2000年,《担保法》司法解释出台,方培林觉得机会来了:“房产抵押贷款、存单质押贷款是银行传统业务,但原规定只能是双方间的,《担保法》规定可由第三人介入,‘本人’到‘他人’一字突破,极大拓展了抵押业务。”

  他决定出山。情结未了,这家公司被取名为“方兴担保有限公司”。这是温州第一家担保公司。

  “让人害怕”——这正是方培林迟至2001年才重操“旧业”的理由。“我要确保任何举措都符合金融法规。”他说,“因为我怕坐牢。”

  拓展“房产抵押担保” 被银监局找去“谈话”

  平淡地做了几年担保业务后,方培林不安分的性格再度占了上风。2005年,他端出自己潜心研究《担保法》后的成果:“房地产抵押履约担保”和“银行存单质押履约担保”。他将之视为继私人钱庄后自己最得意的创新之举。

  在方培林看来,两项业务能让“四方得利”:企业获得贷款;存单持有人除银行利息还可获得额外收益;银行“安全地”增加了贷款,也吸收了存款;担保公司收佣金。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还打通了民间闲钱与正规金融体系间的栈道。

  彼时,以温州炒房团、炒煤团为首的温州游资在国内攻城略地,备受诟病,方培林自认为其“发明”是剂良方,四处高调推销,一度做到上亿元规模。但在监管部门看来,方的业务“实际已具备金融特征”,他被盯上了。

  2006年初,监管部门终于“出手”。浙江省银监局、省金融办联合调研组抵达温州,对方兴担保公司展开调查。温州银监分局在“谈话”中传达了调研组意见:允许试点,但“不鼓励、不推广、不做大规模宣传”。

  尽管监管部门的态度未见松动,但他仍希望将“房地产抵押履约担保”和“银行存单质押履约担保”业务往前推——本地不行,就到外地“兜售”。

  他未曾料想,一场看似与他无关的危机正慢慢积聚。去年下半年,危机爆发。这就是惊动朝野的“温州民间债务危机”,短时间内,至少10名从事高利贷的人自杀,200名以上企业主和放贷人跑路。

  这场根源可追溯到2008年的民间债务危机,导火索是民间借贷链条断裂。一时间,处于风口浪尖的温州270多家担保公司几成高利贷代名词,业务骤停。

  今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12项主要任务的核心关键词之一是民间金融。5月底,银监会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被看作金融业落实“新36条”的实施细则。

  方培林最在意的还是小额贷款公司。“国务院对发起人、数量都没限制,等于说充分让民资进入,这也是我一直主张的。”他说,规范民间借贷首先要规范自然人借贷,“应该全面放开小额放贷公司,让家家户户的钱都拿出来,越多越好,满足市场需要,平抑民间借贷利率。”

  温州人递交申办银行报告 均以失败收场

  时至今日,温州金改试点方案下发已过百天,细则仍未见落地。其间,多位与方培林一样满怀憧憬的温州人递交申办银行的报告,几乎均以失败收场。

  温州金改启动之初,身为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钱庄“庄主”的方培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想当年,没有国家政策,地方干部揣着乌纱帽帮我们做事。现在,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胆子越来越小——中央有热情,到了地方,往往求稳有余、创新不足。”

  时隔3个多月,他似乎慢慢“修正”了自己的“成见”:“我越来越理解他们的难处,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陷入两难:放开不行,硬管也不行。”

【编辑:孟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