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半年翻番 金融改革承压

2012年07月20日 10:44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今年上半年温州银行业资产质量恶化,温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来源于温州银监分局数据显示,温州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升至2.69%。专家预计,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还在增加。

  不良贷款率升至2.69%

  温州市人民政府网站称,“截至6月末,我市银行业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181.4亿元,比年初增加94.47亿元;不良贷款率2.69%,比年初上升1.33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来源于温州银监分局。温州银监分局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在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些数据是有的,一般不对外公布;温州银监分局没有公布这个数据,至于温州政府官网上为何登出数据,会再进行内部的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温州不良贷款率出现大幅上升。历史数据显示,2011年6月,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37%,系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最低的地级市;到今年2月末,温州不良贷款率又快速升到1.74%,3月末为1.99%,4月末为2.27%,5月末为2.43%,6月末为2.69%。

  浙江省金融机构新增不良贷款也呈现进一步上升的态势。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截至5月末,浙江地区银行业新增不良贷款已达45亿元,主要来源于普通加工行业以及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建筑业。

  此前,浙江省银监局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表明,浙江局部地区受产业空心化和资本虚拟化趋势影响,民间借贷相关信用违约风险正向银行体系蔓延。温州地区接受调查的170家涉及银行授信的企业中,因介入产能过剩行业和房地产等投资投机领域、涉足民间借贷等导致信贷资金出现风险的超过70%,其中90%的贷款反映为不良。

  民间借贷退潮或为主因

  “众所周知,温州乃至浙江民间借贷发达。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民间借贷趋于不活跃,而每年3-6月是企业还贷高峰期,企业银行信贷到期,很难从民间资本借贷进行短周期的周转,进而民间资本转贷作用难以发挥,在资金流动被切断后形成的民间坏账逐渐传导到银行系统,具体表现就是今年上半年新增不良贷款持续上升。”一位商业银行温州市支行的负责人对记者分析。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民间借贷危机和银行信贷紧缩导致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上升,这又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

  此前,民间借贷的转贷作用被认为是长期以来温州银行业不良率全国最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温州金改获批之后,温州尝试民间资本阳光化、公开化,全力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温州业内人士认为,鉴于过低的成交金额、偏高的借入成本和偏高的市场利率,新成立的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作用有限。

  此外,温州地区的经济形势也与温州银行业资产质量的下滑密不可分。就从用电量来看,上半年,温州市完成全社会用量151.37亿度,其中4月份,二产用电负增长带动用电量累计增幅回落至0.9%;6月份,累计用电量增幅继续回落至-0.8%。从规模以上企业运行来看,1-5月,温州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615家,同比新增203家、增长49.3%;亏损企业亏损额10.19亿元,同比增加5.12亿元、增长100.9%,超过上年全年规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不良贷款率上升风险或增加

  多位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当前,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还在增加。

  瑞银证券分析师厉雅敏表示,随着经济第三四季度见底回稳,主要银行贷款不良率将在2012年第二季度小幅回升后趋于稳定,预计2012年末的不良率将从2011年末的1%小幅上升至1.05%。

  厉雅敏分析,2011年下半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上升分布的行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交运仓储、采矿业、农林牧渔、建筑业和批发零售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回升主要集中在受民间借贷及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影响较大的长三角地区。

  上述银行负责人则认为,银行局部出现不良贷款上升,是实体经济运行的结果。就整体而言,中国银行业的不良率比较低,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银行方面要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严格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据国际金融报

【编辑:孟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