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融改革:需国家地方草根三方互动

2012年09月20日 08:4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继央行副行长潘功胜16日在一个学术论坛上提示了十二五金融改革的重点内容之后,17日央行正式发布《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到,多数专项规划在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已出台,相比而言,金融业规划有些“姗姗来迟”,体现了其中颇多困惑与难点。

  总的来看,新规划依然保持了传统规划报告习惯于原则性描述的特点,在推动具体改革和实施方案方面还存在模糊性。

  众所周知,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已经落后于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难以充分满足各类主体的合理金融需求。但是,由于金融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各层面,且深入牵扯各方利益,所以推动实质性改革的难度一直很大。有鉴于此,与其面面俱到,不如抓住上中下三个层面的核心环节。

  首先,对于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近年来的主流观点是缺乏顶层设计,在金融领域也是如此。然而,如果把顶层设计简单定义为改革的整体思路和框架谋划,则会遇到两方面问题。一是对作为设计者的政府部门来说,需要的是战略视野超群的治国精英,否则一旦顶层设计出现偏差,带来的灾难是更严重的。二是会不会在执行中导致效果与初衷背离,使改革成为部分人谋利的手段。这在现实中都是很难的。因此,真正的顶层金融设计,一方面应是增加法律制度的完善,如金融机构破产法、放贷人条例等,而非行政规定与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则是制定和推动改革的主体,不应是金融监管部门,因为其基本职能就是控制风险,而金融改革必须承受风险,这会出现内在目标冲突,所以要设计出以改革为纯粹目标的推动主体。

  其次,自下而上改革相比自上而下一直难有突破,虽然近期成为热点,但也要注意的是,基层金融改革的着力点不应落在地方政府身上,而是真正重视草根金融,在服务小企业和居民方面实现创新。回顾历史,1141年法国出现证券雏形、1384年佛罗伦萨诞生了第一张保单、1580年的威尼斯银行呈现现代银行特点,银证保三行业的发展无疑都源于草根。即使在管制程度不断增加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草根金融仍然保持了巨大活力。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上层推动的后发式金融增长来说,更需要充实草根金融的发展土壤,使高高在上的金融业“走下神坛”,走向民生。

  最后,顶层与草根缺乏中间衔接和沟通,是包括金融在内的诸多改革出现问题的关键。尤其是近些年的金融改革,与大多数草根企业和居民的需求开始拉大距离,或者着眼于金融业自身的“游戏”,或者偏好“傍大户”。这就需要强调国家、地方、草根三个层面的金融发展和创新的衔接和互动,建立信息和诉求的传递与平衡机制,从而避免改革片面性与脱节。

【编辑:孟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