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3G时代”银行业逐鹿手机银行市场

2012年11月05日 09:09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随着3G时代的来临,大众客户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和多元化,不再仅满足于功能的实现,对快捷的实现方式、简单的操作过程、友好的使用体验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最贴近客户的金融服务实现载体,手机银行天生具有其他银行金融服务形式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其随身性、灵活性等特点使其在移动金融发展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眼下,新版手机银行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宠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正在高调推出此业务,如工行推出了手机银行WAP体验版、交行推出了新版“e动交行”等,一场围绕手机银行的市场争夺战逐步进入白热化。

  3G催热新功能服务

  3G时代对手机银行无疑也是一次革命。眼下各大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除了几乎覆盖网银常用功能的查询、转账、理财、缴费等业务,新功能服务也成为银行业的逐鹿焦点。

  以工行为例,其推出的手机银行WAP业务正是凭借3G的如火如荼和未来前景,通过手机WAP浏览器上网办理各种金融业务,实现用户操作的便捷性。推出仅半年,累计客户数就突破300万,市场速度让业界惊呼“始料未及”。

  股份制银行也不甘示弱。2010年11月,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携手推进移动金融业务。自此,浦发银行开始着力手机银行产品和功能的全面升级。依托自身专业金融服务优势以及对金融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结合中移动在移动互联网、手机用户服务领域的丰富经验,浦发将手机银行以客户端应用软件的形式重磅升级,迅速将手机银行的操作体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揭开了手机银行用户突破性增长的序幕。客户端手机银行,是将手机银行以应用软件的形式加载到客户手机上,安装简单、登录快捷、操作方便,充分展现了移动金融服务的新特点。该行也对手机银行的功能进行了全面的丰富,增加了较多实用功能、特色服务,进一步满足了客户日益多样的金融服务需求,实现了手机银行易用性和功能性的同步提升。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功能的丰富性是手机银行颇受客户青睐的原因。如果说网银是客户的“家居银行”、“办公室银行”,手机银行则进一步延伸了银行的金融服务半径,成为客户的“移动银行”、“随身银行”。目前,多家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已全面涵盖了账户管理、存款管理、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生活缴费、手机充值、信用卡还款、慈善捐款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功能,不仅能满足个人客户除现金业务外的各项日常支付与理财需求,更在移动支付方面彰显了“随身银行”的新特点。

  手机银行垂青移动商务平台

  随着移动应用不断推陈出新,手机银行若仍照搬传统金融服务将会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因此从2011年开始,中行、招行、工行、建行、农行等几大银行巨头,均与移动商务平台展开合作,推出大量市场活动,满足用户精神层次的消费需求。

  同时,业内人士均注意到,在手机银行的推广上,银行摒弃了传统金融服务那套守株待兔的市场方针,转而联手移动商务产业链多级供应商,主动出击、利用多方资源辅助,为手机银行普及奠定了良好基础。

  例如前不久在建行手机银行与“手付通”的合作中,这两大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在建行电子银行和“手付通”的新浪官方微博中将活动展示给网友,继而借助传统公关传播手段覆盖互联网用户,走的完全是“亲民路线”。

  仅据建行手机银行官方消息称,建行手机银行在活动期间,新增用户日均10万人,较今年前7个月提高110.56%,而手机银行日均交易量为80.85万笔,较前7个月提高100.64%,参与者更多达220.24万人次。

  艾瑞咨询的统计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节节攀升,手机电子商务跻身前三甲。如今交易规模已超3亿元,我国手机网民人数接近3亿,消费已是手机上网的三大需求之一。

  据了解,这些手机网民以普通用户为主,这也促使手机银行的市场推广方向更趋于大众化、广泛化,社交网站、微博等新媒体的运用占营销比重直线上升。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手机银行的功能从查询、转账到支付、理财,涵盖了传统银行的绝大多数功能,更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务在时间和地点上的服务限制,办理各项业务不用再掐点跑营业厅,也不用拿号排队等候,只需要随时打开手机,动动手指,一切就尽在掌握。而现在,移动电子商务的锦上添花也为其带来了另一个市场突破口。”某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对记者表示。

  安全性瓶颈待突破

  业内人士认为,多年前网银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电子商务的交手中遗憾饮恨,让银行认识到,从此支付领域自己不再一支独大。相信在移动电子商务的战场上,银行也不想重蹈当初的覆辙。强烈的忧患意识促使银行早早与移动支付产业链多方建立合作关系,共谋“钱景”。

  随着海量移动应用层出不穷,竞争愈加激烈,手机银行用户体验以及产品功能都有了质的飞跃。一份社会调查报告指出,手机用户被众多功能强大、外表美观的应用“惯”坏了,他们的眼界正在迅速提高,也意味着移动支付市场会更难驾驭,在手机银行高速发展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失去大批用户。

  尽管手机银行进入发展快车道,但“安全性”仍是有待突破的瓶颈。近期不论iPhone还是Android智能手机泄漏用户信息的事件均时有发生。

  对此,银行加强了自身安全认证的保障工作。例如工行手机银行通过绑定手机号和银行账号,在进行交易时使用电子银行口令卡进行身份认证,并以预留信息作为办理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的“通行证”。

  建设银行是建立客户身份信息与手机号码的唯一绑定关系,兴业银行则设有图片附加码保护功能。此外,各大银行在相关技术认证和单笔、日限额上都进行了严控。

  业内专家提醒广大手机银行用户,首先应将查询密码和交易密码设置为不同的密码值;其次尽量使用小额资金的转账和交易;最后,要提高警惕,谨防欺诈和虚假WAP网址及网络钓鱼,任何时候都不可缺乏密码保护意识。孟扬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