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卡片只发不收 商业预付卡次生污染谁来管?

2012年11月20日 09:16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商超购物卡、餐饮储值卡、4S店会员优惠卡……五花八门的商业预付卡方便了市民生活,但当这些磁条卡和芯片卡账户余额为零时,这些不可降解塑料制成的废旧卡片处理又成了难题。记者昨日从发卡机构、商超和餐饮机构调查了解到,由于大量发卡商家尚未建立卡片回收渠道,市场上使用的绝大多数商业预付卡至今仍是回收无门,即便市民具有环保意识,也只能无奈将其扔进垃圾桶。

  卡片只发不收已成“行规”

  “我手头就有好多用光的预付卡,光是饭馆的储值卡就有好几张。”市民宋先生说着,拉开家里写字台中间的抽屉,“哗啦”一声,二三十张花花绿绿的卡片,从抽屉里侧跑了出来。“现在很多经营成规模的商家都会发行预付卡,而且不少每年都要更新一次,家里的废弃卡要么被当成垃圾扔掉,要么就成了处理不了的废品。”他说,如果扔掉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可他也找不到更好的处理方式。

  “赶上商场搞活动,我一个周末就能刷光几十张购物卡,可从没听说有谁回收这玩意儿。”“黄牛”王先生说,收钱发卡,不管回收,这已是商家预付卡发行多年来的“行规”。

  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在北京发卡规模较大的资和信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和家乐福。资和信客服人员介绍,不记名商通卡办卡时,面额在500元以下的收取15元手续费,面额500元以上的按卡内预存金额的3%收取。“手续费中已经包括了卡片制作工本费和后期服务费,但商通卡不设回收渠道,即使记名卡用户要赎回卡内余额,公司也不会退还手续费,卡片作废。”他说。

  后期处置成本接近工本费

  目前,市面上的很多电话充值卡已经完成“减肥”或直接改为纸质品,降低资源消耗。而市场上的商业预付卡,大多数是接触式的磁条卡,和信用卡同等大小。

  “磁条卡是以液体磁性材料或磁条为信息载体,将液体磁性材料涂在卡片上,或将磁条压贴在卡片上。”负责一家磁条卡厂商生产的冯经理介绍,市场上的各类磁卡材质大部分属于PVC塑料,这种材料目前还不能降解,用焚烧方式处理又会产生有害气体。另外,有些卡片表面还夹着一个金属芯片,它们被随意丢弃后,对环境的危害更大。

  事实上,这些塑料制品虽不可降解,却具备回收利用的条件,“这类卡片完全能再利用,目前这种回收重利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它与一般塑料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太大差异。废旧卡片可以压缩、融解,之后制成任何类型的塑料制品。”他解释说。

  然而,这些卡片回收利用成本较高,特别是磁条卡和芯片卡,要经过金属材料分拣。同时,如果是商家在卡片表面喷涂广告,工厂还要把上面的图案、色彩统统去掉才能回收再加工。“一张卡片的制作成本最多也就一两块钱,如果走塑料回收的渠道处置,处置成本也快赶上这个价儿了。厂家不乐意干,索性连收废品的都不收塑料卡。”冯经理说。

  循环利用应提高内涵价值

  “您使用旧卡再往里面充值也可以用,但不能享受新开卡用户的优惠,建议您还是新开一张储值卡。”上周末,霍先生在宏状元马连道店,打算继续办理店内储值卡“充800元多赠100元”优惠活动时,服务员立刻向他解释了旧卡再利用的“不实惠”。

  对于餐饮企业不回收旧卡的普遍现象,一位餐饮业内人士表示,从技术上来说,旧卡循环利用不存在任何障碍,一些企业或门店之所以不提倡回收利用,可能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利用新开卡片,往往可以扩大市场覆盖面,一些企业还在内部下达了新开卡数量的任务指标,不得不“忽视”旧卡;另一方面,如果将旧卡充值再利用,企业可能还要承担一定的后期维护成本,并修改系统后台设置,而与客户预付数额相比,一张卡片的工本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是驱使商家“喜新厌旧”的一大原因。

  “如果发卡商家感到短期内收回处置旧卡的难度较大,就应该想方设法让旧卡能够让消费者长期保留,增强卡片的内涵价值。”商业专家洪涛认为,商家应该对旧卡和新卡一视同仁,甚至制定优惠措施鼓励消费者使用旧卡;在进行卡面设计时,还可以借鉴信用卡推广经验,通过引入电影画面、系列人物等方式,增强卡片的收藏价值。刘宇鑫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