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吉晓辉: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

2013年01月11日 11: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月11电 她是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写照——从1993年1月成立至2012年9月末,二十年间资产总额达到3.14万亿元;累计创造税后利润1200多亿元,纳税总额680多亿元;在全国160多个城市设立760多个机构网点;英国《银行家》杂志2012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居第57位、中资银行第8位。

  她是中国银行业锐意创新的缩影——在国内银行中第一个按规范要求实现公开上市,较早引入国际大型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率先进行扁平化矩阵式组织架构改革,首推针对低碳经济的整合金融服务方案,开启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经营之路……

  二十年前,伴随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大潮,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应运而生,不断为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闯新路,谱写了上海乃至中国金融业的新篇章。

  今天,浦发银行正因势而变、乘势而上,向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奋勇迈进。

  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表示:“竞争首先是思路的竞争。谁能理清思路、更早更主动地进行变革,谁就能更有效地应对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思路不清、得过且过、等待观望,只能丢失机遇,在形势加快变化过程中越来越被动,发展越来越困难,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有出局的危险。”

  第一篇章:劈波斩浪辟新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终成股份制银行领头羊

  机遇在思路中诞生,发展在思路中厘清。

  1993年1月9日是上海金融史上的重要时刻,宁波路50号——民国时期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大楼的原址,300多位来自政府、金融界及企事业单位的代表见证了浦发银行的开业。

  浦发银行,作为上海首家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开业结束了上海40年没有地方银行的历史。

  乘着浦东开发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东风,浦发银行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在经济崛起的波涛中扬帆起航,开始了披荆斩棘的征程。

  ——1993年,外高桥、陆家嘴等6家支行的设立,标志着浦发成功“抢占”上海滩;1994年,杭州分行的开业,则标志着浦发跨出上海,向长三角地区拓展;1996年,浦发突破区域性银行定位,建立北京分行,开始向建设全国性银行迈进;2011年6月,香港分行开业,则标志着浦发的国际化之路迈出实质性步伐;截至2012年6月底,浦发已在全国设立了37家分行和760家营业机构,为70余万公司客户和2000余万个人客户提供服务。

  ——1997年6月,浦发银行控股的华一银行开业,成为首家海峡两岸金融界和企业界合资设立的商业银行;2007年8月,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业,自此,浦发迈出了综合化经营的第一步;2008年12月,绵竹浦发村镇银行开业,则标志着浦发迈出了走向农村的第一步;2012年,相继成立的浦银金融租赁公司和浦发硅谷银行,则为浦发的综合业务阵营再添新军。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这样,伴着改革春风的沐浴,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脚步。

  二十年来,浦发银行顺应形势发展,坚持稳健经营,其改革创新不断推进,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社会影响不断增强,业务基础不断巩固,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今天的浦发俨然已成为在国内外有着一定影响力的商业银行。2012年9月末,浦发银行的资产总额突破3万亿元。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12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其按核心资本计名列全球第57位,按总资产计则排名全球第56位,中资银行第8位,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竞争优势和增长势头。

  浦发银行仅仅是做一个资本堆砌的巨无霸吗?浦发银行仅仅是一个只懂得算计投入产出的盈利机器吗?

  显然不是。在浦发银行领导思路中,银行更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一家受人尊重的金融企业。

  思路不仅决定发展,也决定格局。二十年来,“成为一家有社会责任的银行”始终都是浦发银行追求的目标之一。2006年6月,浦发发布了中国银行业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迄今已连续7年发布。

  同样,浦发银行还是低碳银行建设的先行者,从2006年起,浦发银行就开始大力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信贷的支持力度。近三年来,浦发银行提供了1000多亿元授信支持低碳经济,除一大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和环境保护项目外,几乎覆盖了所有“十一五”规划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浦发银行也是与国际组织在绿色信贷领域合作最多的银行之一,浦发银行已经奠定了在绿色信贷领域的领先地位:国内首单AFD绿色中间信贷业务、首单CDM财务顾问业务,首单国际碳保理业务、首单合同能源管理保理业务均由浦发银行率先完成。

  一直以来,浦发银行坚持以“携手、成长、共赢”的理念服务中小企业客户,竭力满足它们的金融需求,先后推出了针对园区、交易市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吉祥三宝”批量客户服务模式,和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α模式”,以及“易贷多”中小企业融资产品等。截至2012年6月末,浦发银行中小企业业务表内外授信总额已达1.21万亿元,授信客户近40000户,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农村金融是当前中国金融业中最薄弱的环节,浦发则以设立村镇银行的方式,积极服务“三农”、服务城乡统筹和县域经济。截至2012年6月末,浦发银行旗下的13家村镇银行资产达到146.6亿元,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7.7亿元和91.9 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占比78%、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75%。

  第二篇章:创新驱动谋新篇——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浦发银行率先探路商业银行改革

  思路在创新中清晰,创新在思路中成熟。

  浦发银行紧贴时代脉搏,从诞生之日起,她便肩负起了支持浦东开发和“为社会主义金融事业闯新路”的使命,其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率先股改上市,探路国际化,推进信息化,无一不彰显着浦发的创新基因。

  在最初的几年里,浦发银行积极推行商业银行体制创新,从一个区域性银行一跃而成为全国性商业银行,随着资产和贷款余额的不断增长,浦发为浦东开发、上海经济振兴和国内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输送着金融血液。

  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大,浦发银行增资扩股的需求日益强烈。同时,打通资本市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也是中国银行业面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因此,改制上市成了浦发银行探索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

  1999年11月10日,经过一年半的准备,浦发银行4亿元A股股票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自《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颁布实施后,第一家规范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不仅是浦发自身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大突破。

  国际化同样是浦发银行重要的创新之举。浦发率先开启了与国际大型银行的战略合作之先河,引入美国花旗银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并按照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运作。

  2002年12月31日,浦发银行与花旗银行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股份购买协议和信用卡业务协议。花旗银行承诺,在个人金融、风险管理、财务管理、IT系统改造、稽核及合规性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将对浦发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由此,浦发银行学习了国际先进同行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了风险观念以及促进了银行组织架构的变革,同时也促使浦发的银行卡业务得以全面发展。 

  与花旗的合作仅仅是浦发国际化的开端。随着香港分行在2011年6月的正式开业,浦发银行的国际化经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香港分行通过积极开展银团贷款、双边贷款、海外代付、信用证贴现、内保外贷和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多项业务,较好的发挥了境内外联动作用。

  “今天的银行业早已不是构建在钢筋水泥的平台上,而是构建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通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在推动着金融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说。

  其实,浦发银行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视并非今天才开始,早在2004年4月,浦发银行在中资银行中率先实现全行数据大集中,完成了账务集中、流程集中、业务逻辑整合和客户信息的整合,建立起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实现了本外币一体化、对公对私一体化的账户结构和全天候服务。

  或许,也正是基于这种增强信息化支撑战略,积极探索与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运行相适应的信息系统,才更有力地支持了浦发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

  2006年12月,浦发银行运营流程再造项目成功上线,初步建成“小前台、大后台”和“专业化、集约化”的集中运营管理模式。

  2009年4月,浦发银行推出手机银行服务,构建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的全方位电子银行服务体系。

  2010年11月,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移动成为单一持有浦发银行20%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同时,双方围绕移动金融与移动电子商务、基础银行业务、基础电信业务、客户与渠道资源共享等领域展开合作。

  从此,浦发开始进入移动新时代。

  “当前,银行业正面临技术脱媒与融资脱媒的双重挑战,移动金融已经成为代表银行业未来趋势的发展方向。”浦发银行的思路终能先人一步。

  在这种“新思维,心服务”理念的引领下,浦发银行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将创新融入到全行制度建设、经营管理和产品服务等各个方面,同时在跨境人民币结算、离岸业务、航运金融等业务上,浦发银行也均留下了敢为争先的身影。

  ——创新机制建设。浦发设立了移动金融部,以提供快速、安全的移动金融服务;改革了信息科技组织架构,成立了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心、直接股权基金业务部、北京大客户部和航运金融部,为创新业务和重点客户的经营奠定基础。

  ——参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先行先试求发展。浦发银行积极试点各类跨境人民币资本项下业务,取得上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托管银行资格,开展航运金融指数创新,加强投行融资新模式创新研究等。

  ——积极开展产品与服务创新,打造竞争优势。浦发的理财业务创新步伐在不断加快,至2012年9月,浦发银行发售的各类银行理财产品销量已破万亿元,投行类业务也已实现重点突破。

  ——重点业务领域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其中,最明显的例证就是移动金融的发展,浦发的手机支付产品大大得以创新。2011年,浦发推出的手机支付创新产品——中移动浦发借贷合一联名卡,成为国内首张集电子现金小额支付功能、信用卡消费功能、借记卡理财功能“三合一”的全新金融产品;在股权投资基金综合金融服务方面,浦发银行是业内首家拥有PE项目库的商业银行;截至目前,浦发银行托管的股权基金规模已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在全部18家托管银行中,市场份额占比约30%,位居同业第一。

  第三篇章:战略转型正当时——因势而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

  对于浦发而言,“因势而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始终都成为其近年来的战略指导思想。思路的力量再度彰显。

  “近年来银行经营的系统性风险增加,银行面临的风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转型发展的压力增大。对此,我们必须要有长远的思想准备和战略谋划。过去五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未来一段时期,总体形势将发生较大变化,我们要适应经济增长的新常态,树立起‘做强做大’的战略导向。”

  对于战略转型,浦发领导层显然已有清醒的认识,甚至早在数年前就未雨绸缪。

  2011年8月,针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为准确把握未来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浦发银行制定了《2011-2015年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浦发银行以建设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为引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模式为主线,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推动全行不断优化发展结构,增强差异化竞争能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现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

  新规划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力、以卓越营运为支撑”的战略应对框架。其具体战略目标是,成为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旗舰企业,按营业收入排名力争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行列。

  “当前全行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照五年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因势而变,强化应对,对发展策略进行优化调整;重点突破,转型发展,提高全行适应形势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吉晓辉董事长说。

  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是浦发银行实现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和根本途径。吉晓辉认为,浦发银行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推进转型发展,即对公业务、个人业务、金融机构及资金市场三大主营业务的转型与持续发展。他指出,要巩固强化浦发已有业务优势的同时,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不断弥补业务短板,提升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实现三大主营业务发展能力的较大提升与发展方式的深度转型。

  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认为,应对形势变化、统筹主要业务板块的协调发展,并非简单地“齐步走”,而是聚焦主要矛盾,集中战略性资源,以“点”的有效突破,促进“面”的平衡发展。

  为此,浦发银行聚焦客户与市场,明确将重点突破投资银行业务、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业务、中小及小微业务、财富管理业务、移动金融与电子银行业务五大领域,努力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带动全行转型发展。

  “投行业务等五大领域是浦发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点。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贸易融资等基础性银行业务,同样关系到浦发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浦发银行同样将持之以恒地推进落实,不断增加基础性客户和结算性负债等的占比,促进全行客户关系的密切和盈利的稳定增长。”吉晓辉说。

  ——投资银行业务是连接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是融资脱媒背景下服务大中型客户金融需求、密切客户关系的重要抓手,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有着巨大市场潜力。浦发银行对公业务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投行业务起步早,发展投行业务有诸多优势,有能力打造差异化服务品牌。浦发银行将争取在较短时期内取得投行业务的突破。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总部设在上海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浦发银行拓展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业务的潜在空间巨大。浦发银行将全力突破,抢占资金市场滩头,带动产品创新与财富管理全面发展。

  ——中小及小微业务是应对融资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公司银行客户下沉势在必行,浦发银行确定将中小及小微客户作为战略性客户群体,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中小业务发展成为对公业务的重要支柱。

  ——财富管理业务是应对社会资金流动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浦发银行持续加大财富管理业务投入,发展势头较好,特别是理财类业务发展较快。下一阶段,坚持把财富管理作为客户经营的基础性抓手,围绕客户经营的需要加快推进。

  ——移动金融与电子银行业务是技术进步背景下金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浦发银行的这块业务决策较早、基础较好,目前已基本构建了覆盖网络、电话、手机、电视、自助设备等全方位的电子服务渠道,综合实力在股份制同业中位居前列。浦发银行将抓住移动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加强重点突破,巩固先发优势。

  “当前,新渠道、新技术在金融服务的应用周期正在缩短,网上银行的普及经历了十年之久,手机银行经历了五年,而移动支付的发展虽然只有两年,市场前景已经显现。一旦错失了本轮发展契机,势必造成战略上的被动。一旦错失了本轮发展契机,势必造成战略上的被动。”吉晓辉说。

  一叶而知秋。浦发银行对于移动金融的判断上就可以看出其发展目标绝非一城一池之得失,思路、战略更多了浦发的格局和未来。

  二十年奋斗,有急流险滩,有艰难险阻,更有浦发人豪情万丈的雄心;

  二十年历程,有创新思索,有转型探路,更有浦发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奋斗二十年,跨越二十载,和着时代脉搏跳动的节奏,伴着改革开放奋进的旋律,如今,浦发银行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再度站到新的起跑线上:坚定目标,坚定信心,聚焦重点,主动应变,推动全行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步伐,将现代金融服务企业建设继续推向前进!(中新网金融频道)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