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出台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 或引新一轮货币贬值

2013年01月23日 08:5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制图:张芳曼

  22日下午,日本政府与日本银行(央行)发表“关于摆脱通货紧缩、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共同声明,力争实现物价上涨2%的目标。

  日本银行是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决定采用这一目标的。同时,日银还决定推行利用资产买入基金的“无限期购买资产方式”,从2014年初开始,无限期每月购买13万亿日元(约合14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的资产包括长期国债2万亿日元、短期国债10万亿日元。其他资产的购买以维持余额为准。通过购买资产,资产买入基金的余额在2014年内将增加10万亿日元左右。日本央行还继续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在0—0.1%左右的实际零利率水平。

  量化宽松只能救一时之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任后,点燃了经济复兴“三把火”,即大胆的货币宽松、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促进民间投资的经济增长战略。显然,货币宽松是安倍花力气最多也是最容易见效的一招。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汇率从82最高上升至90,基本实现了安倍竞选时提出的日元贬值目标。东京证券市场日经平均指数也上涨至10900点,创两年9个月来的新高。

  对于2%的通胀目标,日银总裁白川方明一开始表现出的是抗拒。一方面,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通货紧缩,1%的通胀目标被认为比较合理;另一方面,在国债余额已达国内生产总值两倍的情况下,不辅以财政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量化宽松只能救一时之急。但安倍通过选拔“亲量化政策”日银接班人、扬言修改《日银法》等方式,频频施压。

  对日元贬值,日本企业存在分歧。家电、汽车等出口型行业表示欢迎。电子企业夏普高层认为,日元兑美元在100左右为理想状态。而依赖原材料进口的企业则对日元贬值表示担忧。目前,日本全国平均汽油价格已涨至每升150日元,6周内上涨了4.5日元。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安倍的经济政策是典型的增加政府支出的凯恩斯主义。在日本少子化和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如果没有经济结构的调整,过多的货币只会导致短期经济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值得担忧。

  或引发亚洲新一轮货币贬值

  日本出台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给亚太国家货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去年,由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大量国际资本涌入东南亚国家股市汇市,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升值。日本再次实施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有可能引发亚洲国家采取宽松措施,进而导致新一轮的货币贬值浪潮。分析认为,日本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有利于日本企业融资、扩大对东南亚的投资。

  日本国内经济界人士一直在抱怨,由于日元走强,日本电子产品和汽车在和韩国电子产品竞争时处于劣势,日本政府这次施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将使日元进一步贬值,提高日本电子产品和汽车的竞争力。但有分析认为,电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把竞争力下降归咎于货币升值的说法并不合理。

  日元走低已经引起东南亚国家央行的高度关注。由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去年以来多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2013年初以来,泰铢对美元的汇率已上升了2.8%,为亚洲国家货币升值最高的货币。泰国联合交易所平均每天成交金额已超过了500亿泰铢(1美元约合29.7泰铢),较2012年平均每天的320亿泰铢左右的水平大幅提高,当中就有20%为外国资本。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吉迪腊22日要求泰国央行密切关注短期内快速流入、流出泰国的外国资本对泰铢汇率以及对泰国经济的影响。

  日元量化宽松政策释放的流动性将进一步推高东南亚国家的股市,市场人士担心有可能造成资产泡沫。从事外汇信息分析的唐讯网称,最近日元的大幅回落以及2011年以来瑞士法郎的回落是货币战争的表现。更多国家可能会通过货币贬值来推动出口。

  美国汽车政策会议当地时间17日向奥巴马政府提出一项申请,要求美政府对日本政府推行日元贬值政策、伤害美国利益的做法实行制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近日针对日元贬值的提问时表示:“坚决反对货币战争和货币竞争性贬值”。 (本报东京、曼谷1月22日电)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