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央行候任行长黑田东彦:不惜一切代价结束通缩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3月05日 10:27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如果能够成为日本央行行长,我将不惜一切代价尽早结束通缩。”这是上周刚刚获得安倍政府提名的日本央行新任总裁人选黑田东彦本周一在日本议会作证时针对获提名首度作出的官方回应。“不惜一切代价”听上去有些耳熟,几个月以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欧元命运攸关的时刻也曾经说过“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欧元”,其后人们看到欧债危机局势企稳,欧元命运得以保全。此次,黑田如出一辙地语出豪迈引发市场无限遐想,加之其在当日证词中措辞清晰,宽松立场鲜明,并且针对进一步量宽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性主张,市场纷纷提前了对日央行实施新量宽措施的时间预期,日本股债两市当日双双应声上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中心主任刘军红周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黑田此番获得提名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他确实是目前人们视线之内日央行总裁人选中最有能力和威望的一位。最重要的是,他与安倍政府在解决日本通缩问题上的理念接近,增加了人们对于未来日央行与政府之间通过密切配合战胜通缩的信心。“对于经历了长达20年通缩的日本来说,要像黑田于证词中所言在两年内达到2%的通胀目标确实不容易,但是从黑田的决心及央行与政府互动加强的预期来看,并非没有希望。”刘军红表示。

  由于黑田目前已得到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公明党以及最大在野党民主党的公开表态支持,市场普遍认为其提名获国会通过并于本月20日接替白川方明掌舵日本央行的变数已经不大。因此,黑田此次议会作证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其履新前的“准首秀”,而他也确实在这场“准首秀”中让人们听到了他的声音,预见到了日央行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关注点之一:承诺全力抗通缩

  黑田在作证时首先明确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结束通缩。虽然这是过去近20年来历届日本央行一直努力的方向,但出于独立性考虑,此前该行的政策目标并不关注增长,而黑田在证词中特别提到日本经济与通货紧缩的对抗。“日本长期以来的通缩是不正常的,结束通缩是日本经济的最大任务,日本对抗通缩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也非常重要。”黑田表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早地达到2%的通胀目标,2%的通胀目标是全球标准;要达到这个目标会很艰难,但是如果缺少挑战,会使事情更糟。”

  刘军红认为,黑田的上述表示可能意味着此后日本央行的政策目标可能会有所拓宽,正如美联储将政策决策与具体的失业率挂钩一样,日央行的政策目标或明或暗地可能会增加增长的内容。

  关注点之二:扩大资产购买规模及种类

  黑田在证词中直言,日本央行既有资产购买计划在规模和种类上都不足以帮助达成2%通胀目标,暗示未来可能会购买更多类型资产,包括股票、长期国债、企业债、商业票据等,并提出考虑提前实施原定于明年开始实行的开放式资产购买计划。“日本央行扩大货币刺激必须从资产购买规模和资产类型两方面入手;相比当前购买1至3年期日本国债,日本央行应当购买到期时间更长的国债。”黑田表示。如此宽松立场较之现任行长白川方明显然更趋激进,预计释放的流动性可能也更为可观。

  刘军红认为,黑田关于增加资产购买类型的想法不乏建设性意义。总体来看,目前人们对量宽措施能否带领日本走出通缩尚存较大疑虑。量宽措施的确可能会导致资产市场回升,特别是股市和不动产市场,形成与上世纪80年代类似的两大传统泡沫,但关键是这两大泡沫如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与美国不同,目前日本仍以间接金融体制为主,企业及个人与资本市场联系性相对较弱。日本个人金融资产总规模约1500万亿日元,主要以现金存款和保险为主,股票份额极少。而企业融资也主要来自银行,从证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就是发行企业债。因此,通过购买短期国债等释放流动性即使能够推升股票等资产市场,其对个人消费及企业投资的拉动效果都很有限,因为它既不能带来个人资产的大幅增加,又不能显著帮助企业融资。“在这种情况下,黑田提出可将资产购买的类型扩展至企业债,我认为这是促成日本达成2%通胀目标的一个好消息。”刘军红表示。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