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温州金改试点一年喜中带忧 期待顶层设计

2013年03月05日 11: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喜中带忧”,金融专家朱宁曾这样形容他感受到的温州金融改革现状。今天,记者在浙江代表团也几次听到这样的表述。

  2011年9月,温州“眼镜大王”胡福林出国躲债,引发了温州金融改革试点。而今,全国瞩目的改革试点即将满一周年,“温州危机”却开始了“第二季”。

  2012年12月,以服装闻名的庄吉集团出现资金链断裂危机。它可说是温州标杆性的民营企业之一。但庄吉船业遭到船东弃船,银行又连续抽贷,逼得企业不得不向政府求援。

  拖垮“眼睛大王”、“西装帝国”的,往往是最后一根稻草。对前者来说,是贸然投资的太阳能;对后者来说,是负债造起的几艘巨轮。

  温州政府不得不又一轮强硬出手。因为温州众多民营企业有互相担保的传统,如果庄吉船业倒下,牵涉的互保金额将超过300亿元。

  春江水未暖,鸭也先知。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至今,温州小企业主陆序还在期盼民企春天的到来。

  几乎和庄吉集团危机同时,陆序身边的一家小皮革厂,再也不开门了。“目前我们周围的小企业,去银行融资还是很难。”

  面对民企的困惑,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市长陈金彪也坦承,温州民企依然有“两多两难”。这指的是:“民间资金多,但是投资难;中小企业多,但是融资难”。

  “目前温州金融改革还没有见到多少成效,融资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一位温州银行界人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温州金融改革不单纯是金融问题,需要国家制度、法律法规政策进行顶层设计。”陈金彪说。

  这位金改的“大管家”,也有一肚子苦水。

  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们想多建设村镇银行的网点,但目前规定主要发起人必须是国有银行,民资才能进入。但是国有银行都有自己的网点,从源头上没兴趣、没动力、没义务帮民资发展村镇银行。这就需要制度上有所突破。”

  更明显的问题,还出现在金改要向民间资本开放的诸多领域。现在社会资本如果要办医、办学,非盈利的机构要注册为“民办非企业法人”。

  “这样的机构很难能在银行融到资,而且也看不到回报。”陈金彪说。

  因此,温州在金改中先行试水,做出了一些改变。

  “现在我们把社会资本办的医院、学校等分为两类:盈利的注册成民办企业法人,非盈利的注册成事业单位法人。规定盈利机构可以抵押教育设施融资;非盈利法人可以抵押教育设施以外的融资,让银行评估认可。”陈金彪说。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民营企业家尤小平体会更深的,是另一个障碍。“在温州金融改革中,叫得最响的是利率市场化,但国有银行都不同意放开,这是金融改革最大的障碍。老百姓好不容易攒了一点儿钱存在银行,却赶不上CPI的上涨。”

  要解决“两多两难”,陈金彪认为最重要的是规范制度,其次是加强监管。“我们对制度有四大体系的设计,比如建设民间资本管理中心、小微企业票据中心、金融法庭、金融总裁院等,帮民间资本趟出了路子。但是监管必须跟上,否则又是新一轮的链条断裂风波。”

  无论是民营企业家代表,还是温州市长,都不能容忍金融改革成空口号。“不能形成温家宝总理曾说的‘玻璃门、弹簧门’,看不见,又反复无常。”陈金彪说。

  尤小平对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的一席话印象深刻:“很多同志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不懂规律、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

  这位55岁的企业家几乎是马上把下句背出来了:“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改革是一柄双刃剑,老的制度打破了,新的制度还没形成。温州企业的问题也是全国的问题,不改不行。”尤小平说。

【编辑:曹慧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