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第三个直兑货币:人民币澳元今起直兑

2013年04月10日 09:0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昨日,央行通过官网正式宣布将开展人民币对澳元直接交易,并称这是中澳两国共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要举措。央行指出,开展人民币对澳元直接交易,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澳元直接汇率,降低经济主体汇兑成本,促进人民币与澳元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有利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支持中澳之间不断发展的经济金融关系。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日前率先透露,人民币与澳元的将于今日(10日)开始直接兑换交易。

    这样,澳元将成为继美元和日元之后,第三个与人民币直接兑换的货币。据吉拉德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批准澳新银行和西太平洋银行两家澳洲银行为首批做市商,进行人民币与澳元的直兑交易。

    作用 中澳进出口商大大节约成本

    一直以来,中澳两国企业资金往来多用美元结算,或是双方都将本币换成美元,再进行对价交易。启动人民币与澳元直接兑换后,不再通过中间的美元换算环节,能大大减少兑换的成本和风险。去年6月,央行宣布人民币与日元实现直接兑换,首次抛开美元建立两国货币直接兑换。此次与大宗原材料供应国澳大利亚实现货币直接兑换,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又迈出了一步。

    “中国一直在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我们相信由于中国和澳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因此人民币将在双边贸易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澳新银行分析指出,由于人民币、澳币兑美元的走势相对接近,人民币与澳币的直接兑换汇率也将相对稳定。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和澳币对于进出口商来说都将节约成本,这也将降低其对冲美元敞口的需要。

    有出口企业表示,以往担心汇率波动,针对长单和大订单,往往会拆成短单和小单。人民币对澳元的直接交易,预期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顾虑,使其在今后在业务洽谈、资金结算方面更具有灵活性,双边企业贸易往来更加便利。由于直接兑换能够降低汇兑中间环节的风险,去年6月放开人民币直接兑换日元时,也受到了很多企业的欢迎。

    银行人士分析表示,此前兑换需要通过美元汇率折算,企业要承担两次买卖价差,政策实施后,企业只需承担一次买卖价差,未来相应汇兑成本会降低。同时,降低了银行的操作风险,简化了操作手续,操作业务更便利。

    影响 推进双方贸易合作及货币国际化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数据显示,2012年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贸易占其总出口额的29%,进口贸易占其进口总值近18%。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中国第六大进口国和第九大出口目的地,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杨宇霆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预期两国的双边贸易将不断增长。在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将更有意义。事实上,持续数年在港澳大力试点人民币贸易结算后,央行正积极将人民币贸易结算拓展到其他市场。央行也开始增加与其他央行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并为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直接兑换创造更好的条件。考虑到两国之间紧密的经济关系,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显然存在拓深联系的需求。

    与此同时,人民币与澳元直接兑换交易也有利于澳元的国际化。伴随中澳贸易的扩大,澳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逐渐增强。

    ■抽样调查

    近5成澳大利亚企业表示使用人民币结算

    澳新银行年初做的客户调查显示,许多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公司仍然偏好使用美元。尽管95%的被调查企业知晓可以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但仅有10%的被访企业曾经使用过人民币。

    “我们也与客户经理们讨论过为什么企业并不愿意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他们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为对受方的中国企业往往更倾向于接收美元。大部分澳洲企业认为在与中国企业贸易中使用美元‘是合适的’。”

    但总体来看,澳洲企业对于使用人民币持开放态度。澳新银行调查显示,当被问及在未来是否将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时,48%的企业回答是肯定的,40%的企业则愿意酌情考虑。而一些澳洲企业甚至已经与他们的贸易伙伴考虑使用人民币结算。“中澳贸易以及人民币贸易结算前景广阔。”澳新银行分析指出。黄倩蔚 丁雯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