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业大变局 实体经济从中受益

2013年07月22日 14:47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标志着利率市场化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向前推进,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对于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实体经济从中受益

  作为经济活动的另一端,实体经济总体而言能从中有所获益,贷款利率的彻底放开将推动企业调整融资结构。在当前的市场,具备议价权的只有大中型国资背景的优质企业或部分资金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与民企;对于中小企业与小微企业,并无与银行的直接议价平等对话权。对于欠缺资金的小微企业,缺乏优质抵押物、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它们上马的产品能产生优厚的效益,这些制约了它们的融资能力。而优质企业因为手中巨额存款资金的周转流动,再加上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反而成为了与银行较劲的砝码。

  在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下,过去中小银行不愿意做的小客户,如果收益足够覆盖风险,现在反倒回过头来愿意做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贷款利率放开,有助于遏制灰色地带的“影子银行”,让一部分在“灰色地带”游走的客户纳入正规的银行服务范畴。未来一些资金量较小的中小银行会由于议价能力减弱而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贷款,转而加大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这对于中小企业可谓福音。

  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份额需要政策上进一步保障,它们创新能力很强,但是与银行的谈判能力较弱。少数央企将可能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如果继续这样的分配格局,并不一定会如预期地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因此,对中小微企业信贷的后续区别管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贷款仍是稀缺资源

  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是利率自由化的必然步骤。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可以令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商业化的贷款风险管理。

  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不会在商业银行引发“减价战”,因为目前只有商业贷款可以享受更低的下限,以往7折利率下限其实也只有少数资本风险较低的优质企业才能享受到。只有存款成本很低的银行才会展开对低利率贷款的竞争,而这部分贷款占贷款银行组合比例不大,因此短期不会对商业银行盈利产生很大影响。

  实际上,央行对贷款利率下限早在去年就开始打7折管理,住房按揭利率的下限在2009年就开始打7折管理,在银行实际运行中,只有在2009年的按揭贷款有过一阵子的利率打7折,目前也基本已没有;企事业单位基本不会获得打7折的贷款利率。

  按有关方面统计,在原有贷款利率下浮30%的浮动区间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也基本在10%(也就是打9折)以内,且下浮的贷款比例也仅为10%左右。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3月,全国一般贷款中执行利率下浮的贷款占比仅为11.44%,比年初下降2.72个百分点;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64.77%,比年初上升5.03个百分点。

  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利于贷款利率下行,但是,由于社会整体融资需求依然旺盛,比如地方贷款平台、房地产企业等,商业银行依然占据议价优势,同时商业银行贷款仍是稀缺资源,因此利率下行幅度不会太大。

  银行业进入细分时代

  值得关注的是,贷款利率改革后银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将进一步显现。部分银行主要是中小银行终于可以使用低价策略,来争夺更多优质客户;而部分大银行则将面临来自中小银行的挑战。在面对强势的央企时,银行有可能丧失保护自身的盾牌。随着游戏规则的更改,银行“大变局”的时代呼之欲出。

  贷款利率不是取决于企业所有制性质,而是取决于银行对企业的风险判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所以要用较高的利率来覆盖风险。利率市场化已经降低了银行的息差收入,未来还将进一步倒逼银行差异化经营,改变“千行一面”的格局,形成多层次、业态丰富的金融服务体系,届时会有一批中小银行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从而改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

  贷款利率市场化后意味着银行业进入了细分市场时代。各家银行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注定了银行必须通过议价能力和负债管理能力提升、非价格竞争手段的运用来加以应对,以提升银行业的盈利水平。

  贷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影响深远。利率市场化引发的价格体系重估和利润再造将加剧银行业的竞争,倒逼银行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和调整,银行的创新步伐将加快,非利息收入将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

  长期以来,银行经营高度同质化,现在价格不一样,意味着收益来源不再相同。价格是竞争和谈判的结果,面对千差万别的客户,贷款利率市场化倒逼商业银行分工更明晰更细化。

  利率市场化绝非简单地放开存贷款价格,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是利率市场化迈出的又一大步。不过,本次仅对贷款利率进行放松管制,并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启动,也许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才是正式放开存款利率的标志。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